文章解析

běi
tíng
lǒng
jiā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2
西
xiàng
lún
tái
wàn
zhī
xiāng
xìn
yīng
shū
lǒng
shān
yīng
néng
yán
wèi
bào
jiā
rén
shuò
shū

译文

踏上西赴轮台的万里征程,自己也知家信会日渐稀疏。陇山的鹦鹉可以学人说话,快告知家人多多寄来音书。

逐句剖析

"西向轮台万里余":踏上西赴轮台的万里征程,

# 万里余:极言其远,实约五千七百里。,轮台:地名,土名玉古尔(或布古尔),唐贞观中置县,治所在今新疆米泉县。这里指北庭。北庭都护驻庭州,庭州领三县,其一为轮台县。岑参诗中“轮台”均指北庭,而非轮台县。

"也知乡信日应疏":自己也知家信会日渐稀疏。

# 信:使者也。

"陇山鹦鹉能言语":陇山的鹦鹉可以学人说话,

# 陇山鹦鹉:亦称陇禽、陇鸟、陇客。相传陇山上多鹦鹉,善学人语,十分乖巧。

"为报家人数寄书":快告知家人多多寄来音书。

# 数寄书:频寄书信。数,频频,屡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赴北庭度陇思家》是唐代诗人岑参的绝句。此绝句围绕诗人赴北庭途中度陇时的思乡之情展开。诗人西去轮台,路途遥远,明知乡信渐疏,却越发盼家书。在陇山听到鹦鹉叫声,便幻想让善言的陇山鹦鹉给家人报信寄书。写作手法上,抓住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先以平实语言写路途遥远、乡信日疏的常理,后通过新奇联想与想象,让鹦鹉传语,以看似荒诞的方式排解乡愁,构成“艺术荒诞”效果。首句点明西行之遥,次句写对家书渐疏的认知,后两句借鹦鹉展开想象。该诗最大特点是自然天成,不假雕琢。虽直白道出天经地义的事理与荒诞的想象,却以真挚感情深深感染读者,在平易中尽显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赴北庭度陇思家》由岑参所作。唐天宝十三载(754年),唐大将封常清获任北庭都护、西伊节度、瀚海军使,他奏请调岑参为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促使岑参二次出塞。此诗便是岑参奉调前往北庭途中,经过六盘山时,因离乡渐远,思乡情切,有感而发创作的怀乡思亲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思乡怀人题材的诗。诗中,岑参在赴北庭途中度陇,西向轮台路途万里之遥,他明知随着行程渐远,乡信会日益稀少。但思乡情切,听到陇山鹦鹉叫声时,便展开新奇联想与美好想象,幻想让能言语的陇山鹦鹉给家人报信多寄书。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赴北庭途中的所见所想,以平实语言和新奇想象,展现出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抒发了诗人无可排解的思乡苦闷情怀,在平易中尽显真挚韵味。

2. 写作手法

想象:后两句“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诗人由陇山鹦鹉善学人言展开联想,进而想象让鹦鹉给家人传信,通过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来排解乡愁,以“艺术荒诞”的形式强化情感表达。对比:前两句的理性陈述与后两句充满感性的荒诞幻想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矛盾,更深刻地展现出诗人思乡的复杂情感。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西向轮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应疏”清晰直白地交代诗人正朝着西方的轮台行进,且路途遥远,长达万里之遥。基于这样的远距离,诗人理智上明白随着行程推进,与家乡的书信往来会日益稀疏。此为对客观事实的陈述,描绘出空间距离带来的通信困境。在情感上,虽未直接抒情,但字里行间已透露出一丝因远离家乡、通信渐少而生的淡淡惆怅。为全诗奠定了孤寂、思乡的情感基调,引发读者对诗人旅途孤寂与思乡之苦的共情,同时也为后两句情感的进一步抒发做铺垫。后两句“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诗人在陇山这个地方,听到当地盛产且善于学人言语的鹦鹉叫声后,思绪陡然转变。从理性认知跳跃到充满感性的幻想,希望这能言的鹦鹉可以替自己给家人传递消息,让家人多寄书信过来。

4. 作品点评

《赴北庭度陇思家》是岑参思乡所作,诗中巧妙抓住理智与情感的矛盾,不刻意雕琢,自然天成。在平实叙述中尽显真情,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离乡之人的复杂心绪。这种将平常思绪以艺术手法提炼升华的方式,使诗歌在平易中蕴含丰富韵味,充分体现了岑参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蒋仲舒曰:无中生有。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欲鹦鹉报家人寄书,思曲而苦。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首句切北庭起,二句切思家承。三句转变,如陇山之鹦鹉故能言语,第所言之事,则在下句。时嘉州正思家,而家中已数寄书来,鹦鹉先报嘉州,所谓三句转变,四句发之也。此首前两句嘉州思家,后两句家中忆嘉州,盖从对面收也。“品”委曲。

唐皎然《诗式》

# 西去轮台,距家万里,明知音书不达,欲催促而无从,设想能言之鸟传语家人,极写无聊之思也。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应物《除日》

下一篇:唐·孟郊《伤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