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闻贫贱士之常":常常听说贫穷卑贱是士人常有的境遇,
"嗟尔富者莫相笑":唉,你们这些富贵的人啊,不要因此而嘲笑他们。
# 嗟尔:一作草木。
"男儿得路即荣名":男子汉一旦走上仕途就能获得荣耀名声,
"邂逅失途成不调":倘若偶然间失去机会就会仕途不顺。
"古人结交而重义":古人结交朋友看重的是情义,
"今人结交而重利":现在的人结交朋友看重的是利益。
"劝人一种种桃李":劝人只管去种植桃李,
"种亦直须遍天地":种植的时候就应该遍及天地之间。
"一生不爱嘱人事":一生都不喜欢托付别人办事,
"嘱即直须为生死":一旦托付就必定是为了生死大事。
"我亦不羡季伦富":我也不羡慕石崇的富有,
"我亦不笑原宪贫":也不嘲笑原宪的贫穷。
"有财有势即相识":有了钱财和权势就是相识的朋友,
"无财无势同路人":没有钱财和权势就成了陌路人。
"因知世事皆如此":由此知道世间的事情都是这样,
# 皆:一作只。
"却向东溪卧白云":于是我走向东溪卧于白云之间。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常闻贫贱士之常,嗟尔富者莫相笑。”开篇点明贫贱是士人常见境遇,对富者发出不要嘲笑的告诫,引发对社会阶层差异的关注,奠定批判基调。第三、四句:“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描述男儿仕途的不同境遇,“得路”与“失途”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仕途的无常,深化对社会现实的感慨。第五、六句:“古人结交而重义,今人结交而重利。”以简洁语言对比古今交友差异,突出今人的功利,批判意味浓厚,为下文表达观点做铺垫。第七、八、九、十句:“劝人一种种桃李,种亦直须遍天地。一生不爱嘱人事,嘱即直须为生死。”阐述交友观点,倡导真诚广泛交友,强调托付之事应关乎生死,体现诗人对真挚情谊的追求。第十一、十二句:“我亦不羡季伦富,我亦不笑原宪贫。”表明诗人对贫富的态度,不盲目羡慕富贵、嘲笑贫穷,展现超脱的价值观。第十三、十四句:“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进一步揭露社会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功利本质,与前文古今交友对比相呼应,强化批判力度。后两句:“因知世事皆如此,却向东溪卧白云。”总结前文对社会世情的看法,“卧白云”表达诗人远离尘世的超脱心境,是对现实无奈的回应。
上一篇:唐·岑参《赴北庭度陇思家》
下一篇:唐·张祜《上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