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问舟子":傍晚时分问撑船人,
# 向:接近。,向夕:傍晚,黄昏。
"前程复几多":前面还有多少路程。
# 几多:多少。,复:一作无。
"湾头正堪泊":河湾处正好停船,
# 泊:停泊。,堪:一作好。
"淮里足风波":淮河里浪高风紧。
# 淮:淮河。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问舟子》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行旅诗。全诗以黄昏渡口的场景切入,通过向舟子询问“前程”的问答形式,既表达对个人前途的迷茫,又暗含对世道动荡的隐忧。全诗语言平实却意蕴深长,展现了孟浩然对自然与人生的敏锐观察。
2. 分段赏析
《问舟子》首句“向夕问舟子”点明时间是傍晚,诗人向舟子发问,营造出一种旅人在途对“前程”的关注。次句“前程复几多”表达了诗人对剩余行程的关切。诗人常年漂泊四方,表面上是在询问舟子前方的路程,实则是在内心深处叩问自己:我的前程究竟在何方?我又将去往何处?一种惆怅之情油然而生。这一问,既问自己,也是问国家,既表达了诗人漂泊生涯中的寂寞与黯然,也体现出诗人对当下世道的深切忧虑与愤懑。三句“湾头正堪泊”写舟子回答说湾头正好可以停泊,给出了一个暂时的安稳之处,让诗人的内心稍作舒缓。末句“淮里足风波”笔锋一转,指出淮里充满风波,又让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前程的担忧,颇有吴越尚远,日暮途穷之感。“复”“足”两字虽是平常之语,却是诗中之眼。
上一篇:唐·韦璜《赠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