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梦随云散":欢乐短暂,好比春梦随云散去一般,
# 春梦:比喻欢乐短暂。
"飞花逐水流":青春易逝,恰似落花逐水流走一样。
# 飞花:比喻青春易逝。
"寄言众儿女":告诫尘世间的男男女女们,
"何必觅闲愁":你们何必要去寻找这些无端无谓的忧愁。
# 闲愁:多余的烦恼,无谓的痛苦。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生于江苏南京。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家道中落,晚年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曹雪芹为人性情放达,嗜酒健谈。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其曾以十年时间创作的《石头记》(即《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写实主义作品。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预言诗。《春梦歌》出自《红楼梦》第五回,以梦幻般的意象,如“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等,描绘了繁华易逝、好景不长的情景,暗示了大观园中众儿女未来离散飘零的命运,体现出封建家族兴衰与青春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营造出一种悲戚而虚幻的氛围。
2. 分段赏析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此联描绘出春日的梦幻如云朵般飘散,飞舞的落花随着流水消逝的景象。传达出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惋惜与无奈,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怅惘之情。运用比兴手法,以“春梦”“飞花”起兴,引出下文感慨。同时,“春梦”与“飞花”、“随云散”与“逐水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春梦”象征美好却虚幻的事物,“云散”“水流”形象地表现出美好消逝的不可挽回。“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诗人向年轻人们寄语,劝诫他们不必自寻无谓的忧愁。情感基调由前两句的伤感转为豁达超脱,体现出对人生应豁达看待的态度。这两句直抒胸臆,直接点明主旨。与前文营造的伤感情境形成反差,引发读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使诗歌从单纯的情感抒发上升到对人生哲理的探寻。
上一篇:清·郑燮《赠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