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全书写的都是荒唐的言辞,
# 荒唐:谓说话浮夸、不实际,或者谓行为放荡为荒唐。《庄子·天下》:“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此处指浮夸不实际。
"一把辛酸泪":却浸透着我辛酸的眼泪!
# 辛酸:点明小说饱含作者对现实人生悲剧的辛酸感受。辛酸,辣味和酸味。比喻悲痛苦楚。阮籍《咏怀八十二首》:“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都云作者痴":都说作者太迷恋儿女痴情,
# 痴:即不聪明、呆笨。,云:说。
"谁解其中味":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书中的意味?
# 味:意味,意义,旨趣。,解:理解。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生于江苏南京。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家道中落,晚年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曹雪芹为人性情放达,嗜酒健谈。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其曾以十年时间创作的《石头记》(即《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写实主义作品。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绝句,也是一首感怀诗。此诗深切地吐露了作者曹雪芹的内心思想与创作苦衷,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那难以直抒胸臆,却又深恐不被世俗理解的苦闷心境。整首诗语言质朴通俗,却营造出悠远深邃的意境。
2. 分段赏析
首句中的“荒唐言”,其含义远非局限于小说里石头“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这般看似荒诞的缘起,亦不单单指“太虚幻境”“风月宝鉴”等离奇情节。曹雪芹广泛收集世间见闻,融入自身的人生经历与切身体验,凭借大胆的艺术想象,塑造出贾宝玉以及众多并非以某一真实人物为蓝本摹写的闺阁女子形象,虚构出一个以大观园女儿国为核心的故事。小说表面上把人物的悲剧命运归结为情根夙孽、偿还冤债等,这都带有“假语存焉”的特性,此即所谓的“荒唐言”。次句的“一把辛酸泪”,实则蕴含着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血泪与辛酸,以及由此而生的深切感受。曹雪芹亲历家族抄家、流落市井的巨变,诗中“泪”凝结着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现实的困顿。第三句呼应贾宝玉“痴狂”性格,体现作者对艺术真实的极致追求。如林黛玉葬花、贾宝玉摔玉等情节,皆以“痴”写真性情。末句曹雪芹预见到作品将遭曲解,故以反问收尾。倾诉的,是那些难以直白表达,又极度担忧无法被世人理解的复杂衷曲。
# 这首诗短小、浅白,然而感触颇深。作者在诗中不无心酸地感叹,谁才能了解本书的真正含义呢?可见,曹雪芹十分担心自己倾力创作的书不能被后人理解。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红楼梦诗词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