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原非你":若不是我自找麻烦胡乱参与,
# 无我原非你:“我既与你互为依存,不分彼此,那就任凭别人不理解好了,干我何事?”“无我原非你”取意于《庄子·齐物论》:“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译出来是说“没有它(自然、真宰)就没有我,没有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体现它。”你:指这场纠葛中涉及的史湘云和林黛玉。
"从他不解伊":也就不会造成你们之间的闲气。
# 从他不解伊:他,指史湘云。伊,你,指林黛玉。这句表示自责自悔,所以有第二和第三人称的出现。若从偈语解,当不限于指某人某事。
"肆行无碍凭来去":我如果只听从她那一面陈辞,也就无法理解你所坚持的道理。
# 肆行:任意行事。
"茫茫着甚悲愁喜":人生之路旷远渺茫浑然无序,咋还会有这些悲伤忧愁和欢喜?
# 着甚:干什么,何用。,茫茫:指人生渺茫。这是消极悲观的虚无主义人生观。
"纷纷说甚亲疏密":乱纷纷的世事难于梳理清楚,说什么哪个亲哪个疏哪个又密。
# 纷纷说甚亲疏密:书中第二十回,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后不僭先’也不知道?我虽胡涂,亦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妺,宝姐姐是两姨姊妺,论亲戚她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她是才来的,岂有个为她疏你的?”
"从前碌碌却因何":从前我费心操劳倒造成误解,仔细想想事端产生是啥原因呢。
# 碌碌:贾宝玉体贴姊妹丫头,忙着替别人操心。薛宝钗为他取绰号为“无事忙”。
"到如今":直到今天,
"回头试想真无趣":我若回头认真考虑,这些事令人心烦感觉了无意趣。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生于江苏南京。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家道中落,晚年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曹雪芹为人性情放达,嗜酒健谈。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其曾以十年时间创作的《石头记》(即《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写实主义作品。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清代曹雪芹创作的一首词,属于借事抒怀题材。作品借贾宝玉在湘、黛矛盾中碰壁后的禅理感悟,以戏谑自嘲的笔调,表面写情感纠葛中的苦恼,实则表达其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对精神解脱的追寻,同时以禅理与谶语结合,暗示人物命运,蕴含对人生困境的哲学思考。
2. 分段赏析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此句取意于《庄子·齐物论》“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在宝玉心中,“我”与“你”指他与众姐妹,尤其是黛玉。宝玉对黛玉极为在意,曾说除了贾母、老爷、太太,第四个就是黛玉。这里他是说自己心中只有她们,可她们却不理解自己,任凭她们误解吧,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怨气。“肆行无碍凭来去”:“肆行”是随心而行,“无碍”是佛家语,指通达自在。宝玉渴望从今以后能在思想感情上摆脱困扰,像佛家宣扬的那样不受限制、来去自由,表现出他对现实烦恼的厌倦和对解脱的向往。“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宝玉身处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中,经历了与黛玉等姐妹无数次的“悲愁喜”感情波折。他不禁疑惑,在这渺茫的尘世中,人们所执着的悲喜、亲疏到底有何意义,体现出他对世俗情感纠葛的迷茫与厌倦。“从前碌碌却因何,回头试想真无趣”:贾宝玉向来鄙弃仕途经济,喜欢在内帏厮混,甘心为姐妹们服役,希望大家和睦相处。但在经历了诸多事情后,他觉得自己从前的忙碌操心都没有意义,是一种对过往生活的否定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