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ùn
shī
shǒu
·
·
sān

朝代:清作者:赵翼浏览量:3
zhī
yǎn
píng
zhǔ
zhāng
fēn
fēn
yuàn
màn
huáng
ǎi
rén
kàn
céng
jiàn
dōu
shì
suí
rén
shuō
duǎn
cháng

译文

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如果自己见识低下,就像矮人看戏似的,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对戏的好坏心中没有定数,只是随声附和罢了,说明评论事物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逐句剖析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

# 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

"纷纷艺苑漫雌黄":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

# 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艺苑:艺坛,艺术领域。

"矮人看戏何曾见":如果自己见识低下,就像矮人看戏似的,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对戏的好坏心中没有定数,只是随声附和罢了,

"都是随人说短长":说明评论事物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论诗五首・其三》是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精悍笔触阐述了文艺批评理念。诗的开篇便揭示文坛乱象,直言面对纷繁复杂的艺苑言论,必须具备独立判断的眼光与主见。后两句巧用“矮人看戏”的生动比喻,刻画盲从者因缺乏见识而只能附和他人的滑稽模样,犀利批判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不良风气。全诗借议论抒怀,鲜明表达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主张,强调文艺批评当摆脱陈规,推崇独到见解。其观点切中肯綮,讽刺辛辣有力,于简短篇幅中蕴含深刻哲理,令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乾隆三大家”之一

赵翼(1727~1814),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耘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后辞官,主讲安定书院,专心著述。赵翼是清代中期三大文学诗人之一,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也称“江右三大家”,还与袁枚、张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他工诗善文,尤长于史学,考据精赅,与钱大昕、王鸣盛并称“三大史学家”。他论诗主张“独创”,力反摹拟。其诗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咏史、怀古诗出众,诗风趣谐俗,博洽典赡,议论精深警辟,风格雄丽豪健,造语浅近流畅。主要作品有《陔余丛考》《后园居诗》《论诗》等。著有《瓯北集》《瓯北诗话》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论诗五首》(其三)是赵翼针对诗坛上各种言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交织、深浅互现的现象有感而作。诗人目睹文艺评论中盲目跟风、缺乏真知灼见的乱象,遂以诗为刃,揭示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倡导突破流俗、秉持独到见解的批评态度,字里行间蕴含着对文坛不良风气的深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看待文艺创作要有独立见解的主题,也抒发了诗人对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推崇,倡导人们要有自己的见解,不做随波逐流的盲从者。

2. 分段赏析

赵翼在《论诗五首》(其三)中,以犀利笔触直指文艺评论的关键:评价诗词需有独立见解,而非人云亦云。诗中“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两句,鲜明提出看待文艺作品应秉持独到眼光,切勿被文坛杂乱无章的随意评判左右。诗的前两句揭示了艺苑中言论纷纭的现状,凸显“独具慧眼”的重要性。而拥有这种洞察力并非易事,它需要深厚的学识积累与丰富的人生阅历作为支撑,正如“高人”方能在乱象中明晰方向。后两句以“矮人看戏”为喻,形象勾勒出盲从者的困境:因自身见识局限,如同被遮挡视线的矮人,无法真正观照作品本质,只能在交流中附和他人观点。赵翼借此批判文艺批评中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不良风气,倡导突破常规的独立思辨精神。诗人开篇即总论概述了这一普遍现象,以李杜为代表指出了他们的诗作固然光耀千秋,流传万古,其崇高地位与普及程度已是脸炙人家传户诵。接下来却陡然转笔,尖锐地指出了这种情况带来的另外的弊端:熟极而流,不仅令人觉得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新意,而且还隐隐含有这一现象在某一程度上阻碍了后世诗人的创新之意,其见解之深刻。全诗见解卓异、说理畅达,于辛辣批判中展现出对文艺创新的深切期待,至今仍具现实启示意义。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延续了以诗歌体裁论诗的传统,见解独到,说理透彻流畅。全诗看似率性而为、信笔写就,却蕴含精辟深刻的理论内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黄景仁《都门秋思四首(其四)》

下一篇:清·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