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识面早相知":我们不曾见面就早已知道姓名,
"良会真诚意外奇":这次意外相聚让我格外惊奇。
# 意外奇:指两人意外相聚。,良会:美好的会见。
"才可必传能有几":你的才华一定会长久流传,
"老犹得见未嫌迟":我有幸晚年见到你也不算晚了。
"苏堤二月如春水":二月的苏堤涨着春水,
# 苏堤:在杭州西湖中。传为北宋元丰年间苏轼于杭州任职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故名。
"杜牧三生鬓有丝":我曾像杜牧一般风流,如今却已鬓边生白。
# 鬓有丝:鬓发花白。此年袁枚六十三岁。,杜牧三生:杜牧,晚唐著名诗人,风流多才,比喻袁枚。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
"一个西湖一才子":一赏西湖一见你,
# 才子:指袁枚。
"此来端不枉游资":不枉费我这里游玩啊。
# 枉:白费。,端:真正。
“乾隆三大家”之一
赵翼(1727~1814),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耘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后辞官,主讲安定书院,专心著述。赵翼是清代中期三大文学诗人之一,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也称“江右三大家”,还与袁枚、张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他工诗善文,尤长于史学,考据精赅,与钱大昕、王鸣盛并称“三大史学家”。他论诗主张“独创”,力反摹拟。其诗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咏史、怀古诗出众,诗风趣谐俗,博洽典赡,议论精深警辟,风格雄丽豪健,造语浅近流畅。主要作品有《陔余丛考》《后园居诗》《论诗》等。著有《瓯北集》《瓯北诗话》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酬赠诗。描绘了诗人与袁枚不期而遇的惊喜,表达了对袁枚才华的赞赏和能在晚年相见的庆幸。诗中借苏堤二月春水、杜牧三生鬓丝等景象,既写出了西湖美景,也暗示袁枚的风流才华与岁月痕迹,抒发了与袁枚相见恨晚、此次西湖之行不虚的情感。
2. 分段赏析
首联“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巧妙勾勒出诗人与袁枚的奇妙缘分。二人虽未曾谋面,却早已神交。此次在西湖畔不期而遇,着实是意外之喜,诗人内心的欢快瞬间满溢而出,如春日暖阳般灿烂。颔联“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赵翼以诚挚笔触赞叹袁枚才华超凡,断言其必将千古流芳。彼时赵翼五十三岁,袁枚六十三岁,岁月虽添白发,然能在晚年得见这位名噪一时的大诗人,赵翼只觉庆幸,毫无相见恨晚之憾。西子湖畔的相逢,更添几分诗意与浪漫。颈联“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绘出一幅绝美画面。二月的苏堤,春水荡漾,宛如绿绸铺展。袁枚恰似风流杜牧,才华横溢,却也已鬓染微霜。此联生动再现二人见面时的场景,浩渺湖水如春光般,不仅充盈天地,更在诗人心间泛起层层涟漪。心仪已久的随园主人近在眼前,怎能不让赵翼心生慰藉,直叹西湖之行因袁枚而无比值当。尾联“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赵翼将西湖与袁枚紧密相连,直白却新颖。“不枉游资”似带几分诙谐调侃,却深刻彰显出二人友谊的真挚纯粹。此次相聚,欢快愉悦,在彼此心中都刻下美好印记。袁枚以“西湖天为两人生”相和,同样的轻快风趣,尽显二人情谊之深厚。
3. 作品点评
《西湖晤袁子才喜赠》为清代赵翼所作的七言律诗。诗中,首联叙写诗人与袁枚未曾谋面却早有相知,此次邂逅纯属意外之喜;颔联高度赞誉袁枚才华卓绝,称其必能千古流传;颈联描绘西湖二月苏堤春水之景,映衬出袁枚如杜牧般风流却已鬓生华发的形象;尾联直抒胸臆,将西湖与袁枚相联系,鲜明道出自己的欣喜。整首诗意境悠远,节奏流畅自然,韵味深长,值得细细品味。诗人借景与情的交融,生动展现出与袁枚初次相逢时的欢愉心境,以及对袁枚才华的推崇和二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情谊。
# 赵翼与袁枚神交已久,一直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才在杭州西湖偶然相逢,欢快之情可想而知。诗中赞颂袁枚的才学,虽然大家都已年老才见面,但又“未嫌迟”,并把袁枚比为风流杜牧,鬓边已生华发,最后把才子与西湖联在一起,感叹自己此次西湖之行“不枉游资”。在朴实平易的诗句中,表达了真挚的友谊,赞颂了袁枚的才情。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伟民《明清诗歌史论》
上一篇:清·袁枚《咏史(六首选一)》
下一篇:清·李鸿章《游鹿洞归途感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