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忽叩门":突然有一位客人来敲门,
"来送润笔需":带来了请我写文章的酬金。
"乞我作墓志":请求我为某人撰写墓志,
"要我工为谀":要求我精心地写一些阿谀奉承的话。
"言政必龚黄":说起墓主的政绩一定要像龚遂和黄霸那样贤能,
"言学必程朱":说起墓主的学问一定要像程颢、程颐和朱熹那样高深。
"吾聊以为戏":我姑且把这当作一场玩笑,
"如其意所需":按照他的要求来写。
"补缀成一篇":东拼西凑地写成了一篇文章,
"居然君子徒":看上去竟然像是一个正人君子。
"核诸其素行":考察一下他平日的行为,
"十钧无一铢":发现文章所写的和他实际品行相比相差极大,几乎没有一点相符。
"其文倘传后":这篇文章如果流传到后世,
"谁复知贤愚":还有谁能分辨出墓主是贤能还是愚笨呢?
"或且引为据":有的人也许还会把它当作依据,
"竟入史册摹":竟然被写入史册去描述墓主。
"乃知青史上":于是才知道那史书上记载的,
"大半亦属诬":大半也都是不真实的。
“乾隆三大家”之一
赵翼(1727~1814),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耘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后辞官,主讲安定书院,专心著述。赵翼是清代中期三大文学诗人之一,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也称“江右三大家”,还与袁枚、张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他工诗善文,尤长于史学,考据精赅,与钱大昕、王鸣盛并称“三大史学家”。他论诗主张“独创”,力反摹拟。其诗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咏史、怀古诗出众,诗风趣谐俗,博洽典赡,议论精深警辟,风格雄丽豪健,造语浅近流畅。主要作品有《陔余丛考》《后园居诗》《论诗》等。著有《瓯北集》《瓯北诗话》等。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直接点明有人上门求写墓志,还送来润笔,并且明确要求诗人写谀美之词,简洁地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为下文的展开做了铺垫。中间八句:“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需。补缀成一篇,居然君子徒。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诗人按照客人的要求,在文中将墓主的政绩比作龚遂、黄霸,学问比作程颢、程颐和朱熹,随意敷衍成篇,看似是个君子,然而对照其平日行为,却毫无相符之处,幽默地讽刺了这种虚假谀美的行为。最后六句:“其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或且引为据,竟入史册摹。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属诬。”诗人由眼前的墓志写作联想到历史记载,担心这种不实之文流传后世会混淆贤愚,甚至被载入史册,进而得出青史大半都可能存在不实的结论,深化了主题,表达出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和批判。
上一篇:清·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下一篇:清·袁枚《绝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