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xīn
sān
shǒu

朝代:清作者:龚自珍浏览量:3
qiū
xīn
hǎi
cháo
dan
yóu
giu
hún
zhāo
jīn
xiāng
zài
tíng
tíng
pèi
dáng
yāo
hán
西
běi
rén
jiàn
shēn
mǎn
dōng
nán
chù
xiāo
dǒu
míng
xīng
làn
shù
cháng
tiān
yuè
zhuì
lín
shāo
shì
guān
lái
què
xià
zhòng
zhōng
yǎng
cái
shén
xīn
zhī
chù
yǎn
chūn
yún
guò
lǎo
bèi
tián
xiōng
lún
tiān
wèn
yǔu
líng
nán
zhì
duì
yīn
xiào
shè
xiǎo
lái
chà
kuà
shù
xiāng
nán
jiàn
wài
mín
suǒ
zài
suǒ
xiōng
zhōng
líng
chéng
yún
chá
tōng
hàn
duō
shí
hán
huā
yòu
fén
mǒu
shuǐ
mǒu
shān
mái
xìng
shì
chāi
pèi
duàn
zhī
wén
kàn
lóu
tái
wài
yǎo
tiǎo
qiǔ
xīng
huò
shì
jūn

译文

苍凉萧瑟的心情填满心胸如海潮涌动,只是飘零不归的亡魂无法招回。郁金香囊散发清淡的芬芳弥漫臂间,明亮美好的古玉佩挂在腰间。西北边陲谁在挥舞着寒气四射的宝剑,而我只能闲坐在处处充满低回箫声的东南故乡。天上闪烁这无数点斗大的灿烂明星,而天际中一轮明月却坠在林梢中。忽然获得一个官职而来到京城,然而只能随众俯仰,与俗浮沉。新认识的同僚如同过眼云烟,一触即逝,旧结交的前辈填满心中,然人皆谢世如同夜雨沦落。屈原作《天问》对宇宙发出种种疑问,上帝难以解答,我纵有治国谋略但无人采纳,也不必徒劳地陈述。一清早来客登记簿上有一长串名字,倒还值得夸耀,无数来自湘水之南或剑阁之外的人来访。我所思念的地方在哪里,胸中产生的灵气仿佛能积聚成为云层。木槎可通碧天的银河还是无路可走,而人才就像寒风中凋谢的花儿在泥土中腐烂。只能在某处山水中隐姓埋名,簪钗佩玉等生平琐事不必让人知闻。起来观看楼台外清楚分明的景物,那美好幽深的秋空明星可能就是你的在天之灵。

逐句剖析

"秋心如海复如潮":苍凉萧瑟的心情填满心胸如海潮涌动,

# 秋心:苍凉萧瑟之心情。

"但有秋魂不可招":只是飘零不归的亡魂无法招回。

# 秋魂:《楚辞》有《招魂》篇,此寓有悼念亡友、自伤身世双重意思。

"漠漠郁金香在臂":郁金香囊散发清淡的芬芳弥漫臂间,

# 漠漠郁金香在臂:所佩郁金香囊散发清淡的芬芳,弥漫臂间。比喻情操芳洁。漠漠:形容香气弥漫。郁金香:百合科植物郁金香,花大而艳丽。这里比喻美好的品德。

"亭亭古玉佩当腰":明亮美好的古玉佩挂在腰间。

# 亭亭古玉佩当腰:用《礼记·玉藻》中“古之君子必佩玉”句意。亭亭,形容高洁。

"气寒西北何人剑":西北边陲谁在挥舞着寒气四射的宝剑,

"声满东南几处箫":而我只能闲坐在处处充满低回箫声的东南故乡。

# 箫:此处也比喻幽怨的诗文。,几处:犹言处处。

"斗大明星烂无数":天上闪烁这无数点斗大的灿烂明星,

# 斗大明星烂无数:“斗大”二句:隐喻无能之辈煊赫一时,而才士皆沦落不偶。《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长天一月坠林梢":而天际中一轮明月却坠在林梢中。

"忽筮一官来阙下":忽然获得一个官职而来到京城,

# 阙下:宫阙之下,指京城北京。作者嘉庆二十五年(1820)入京为内阁中书,中间几年以母丧离职,至道光六年(1826)春复回京城为官。,忽筮一官:即忽然获得一官之意。古人迷信,在出仕之前,用蓍草占卜以问吉凶,称为筮仕。

"众中俯仰不材身":然而只能随众俯仰,与俗浮沉。

# 不材:既是自谦没有才德,实际上又深寓雄才大略不为世所知,不为世所用的愤慨,与孟浩然“不才明主弃”同义。

"新知触眼春云过":新认识的同僚如同过眼云烟,一触即逝,

"老辈填胸夜雨沦":旧结交的前辈填满心中,然人皆谢世如同夜雨沦落。

# 夜雨沦:比喻老辈凋谢。

"天问有灵难置对":屈原作《天问》对宇宙发出种种疑问,上帝难以解答,

# 天问:《楚辞》篇名,屈原所作。

"阴符无效勿虚陈":我纵有治国谋略但无人采纳,也不必徒劳地陈述。

# 阴符:即《阴符经》,古代的一部兵书。这里指治国的谋略,改革的方案。

"晓来客籍差夸富":一清早来客登记簿上有一长串名字,倒还值得夸耀,

# 富:多。,差:尚。,客籍:登记来客的册子。

"无数湘南剑外民":无数来自湘水之南或剑阁之外的人来访。

# 剑外:剑阁之外,指四川。

"我所思兮在何所":我所思念的地方在哪里,

"胸中灵气欲成云":胸中产生的灵气仿佛能积聚成为云层。

# 胸中灵气欲成云:诗人比喻自己情思郁结沉重。灵气:指不平凡的抱负。

"槎通碧汉无多路":木槎可通碧天的银河还是无路可走,

# 槎通碧汉无多路:用晋张华《博物志》载海边居民摇船误入天河事。

"土蚀寒花又此坟":而人才就像寒风中凋谢的花儿在泥土中腐烂。

"某水某山埋姓氏":只能在某处山水中隐姓埋名,

"一钗一佩断知闻":簪钗佩玉等生平琐事不必让人知闻。

# 一钗一佩:一男一女,指生平琐事。

"起看历历楼台外":起来观看楼台外清楚分明的景物,

# 历历:清楚明白,分明可数。

"窈窕秋星或是君":那美好幽深的秋空明星可能就是你的在天之灵。

# 君:泛指亡友在天之灵。,窈窕:深远貌、秘奥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心三首》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这组诗意在为亡友招魂,同时也抒发自身沦落之感,诗中呈现出幻灭与希望交织、痛苦与执着并存的复杂情绪,表达了对亡友深切的思念之情。第一首诗借萧瑟苍劲的心境、飘零无归的秋魂起兴,抒发虽秉持高尚品德、怀抱高远志向却不被当世重用,一生沦落的感慨;第二首诗直抒胸臆,描绘初入仕途时官职低微、言论难达,新交情谊尚浅,前辈逐渐凋零,难以寻觅知音的境况;第三首诗吐露自身才能无处施展、遭受埋没的无奈,认为不如坚守节操,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之中。这三首诗思想内涵丰富,情感表达委婉深沉,风格沉郁,在声律上和谐协调,对仗工整,用词造句方面充分展现出作者的深厚功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秋心三首》创作于清宣宗道光六年(1826),彼时龚自珍第五次参加会试落第,且好友谢阶树、陈沆、程同文等人接连离世。此时他的心境之悲苦,更甚于三年前创作《夜坐》之时。这组诗便是在这般格外凄凉孤寂的情境下诞生,成为其悼念自身坎坷遭遇与抒发内心悲怆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律诗,也是一组悼亡怀人诗。借萧瑟秋魂、官场浮沉等景象,写出了为亡友招魂的哀思、自身沦落的怅惘,以及才能被埋的痛苦与坚守节操的执着。

2. 写作手法

起兴:首联“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以秋心之浩瀚如潮、秋魂之飘零无归起兴,借萧瑟秋景引出内心汹涌心绪与对亡友的悲悼,为全诗奠定沉郁基调,由景及情自然引发身世之叹。象征:颔联“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用《离骚》“美人香草”象征手法,以郁金香、古玉佩象征自身与亡友的高洁品德;颈联“剑”象征西北边防谋略,“箫”喻东南忧思,借器物意象暗指壮志难酬的现实。比喻:尾联“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以比喻抒怀,“斗大明星”喻庸碌得势之人,“长天一月”喻贤能沦落之士,星月对照暗喻社会贤愚错位,将愤懑不平寄于鲜明物象。以景结情:尾联以“斗大明星”“长天一月”的星月之景收束,雄丽景象中蕴含抑郁之情,通过星月坠落的视觉意象,含蓄表达志士沉沦的悲凉,以景结情强化沉烈遒劲的艺术效果。化用:“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化用屈原《天问》与《阴符经》典故。《天问》中屈原叩问天地自然与历史兴亡,此处以“天问有灵”喻指诗人对社会危机的深刻追问,却因现实黑暗“难置对”;《阴符经》含治国谋略,“阴符无效”谓胸中经世之策无法施展,借典故含蓄抒发有志难伸的愤懑,将历史典籍与现实困境巧妙勾连。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以心境的萧瑟苍劲、秋魂的飘零无归起兴,表明自身虽操行美好、德高志远且情深意重,却不为世所用而沦落一生。首联以“如海”与“如潮”、“秋心”与“秋魂”相对举,既展现出诗人内心汹涌澎湃的心绪,又传达出对亡友缱绻深厚的怀思之情,“秋魂不可招”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无法复活、无法同去实现理想抱负的巨大悲痛。颔联运用《离骚》中“美人香草”的象征手法,在赞美亡友高尚品德的同时,也表白了自己品德的美好和情操的峻洁,实现了一笔双写的表达效果。颈联依旧运用“剑箫”意象,兼具壮丽与幽怨之美,用以形容自己有心前往边域从军、卫国御敌,却只能被迫闲居后方,心中满是忧伤愤懑之情。龚自珍诗中多处运用“剑气”这一意象,此处则用以比喻作者及好友们关于加强西北边防的军事谋略,以及忠贞爱国的浩然之气。尾联择取星月作为对照,比喻那些浑浑噩噩、庸庸碌碌的人能够飞黄腾达,而满腹经纶的志士仁人却完全没有用武之地,诗人在此大发不平之鸣,以雄丽的景象收束抑郁的情感,从而凝成沉烈遒劲的特殊美感。第二首诗直接采用写实的手法来抒情,描绘了诗人初入官场时,官职低微导致言轻难达,新交的朋友情谊尚浅,而老辈之人却逐渐凋零,最终知音难觅的处境。起首两句虽然没有从正面直接写出自己内心的不平,但字里行间暗藏锋芒,颇多弦外之音。“内阁中书”不过是个冷官闲职,根本不可能让人一展怀抱,只能随众俯仰、虚与委蛇,“俯仰”二字恰恰透露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不甘,同时又与下文“阴符无效勿虚陈”一句遥相呼应。接下来的两句细致叙写自己的官场生活,一方面对那些庸俗不堪的官僚十分鄙视,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对志同道合的老前辈则非常仰慕,心中充满怀念之情,爱憎取舍之间,对比十分鲜明。从艺术角度来看,这两句属对精工,用词也极为妥帖——“触”以双目则转瞬即逝,“填”于胸中则永志不忘,两个动词的选用十分恰当;“春云”与“夜雨”,一轻丽、一沉郁,上下句不同的风格与各自所表达的不同感情十分吻合,“夜雨沦落”的比喻,不仅强化了对前辈逝世的悲悼之情,还传达出一种沉重的孤独感。颈联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一个洞察封建国家新危机的有识之士的困惑与苦闷,以及一个空怀经世之志、满腹治国谋略却无从施展的志士仁人的愤懑与不平。从这里不仅能看出作者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弊病的敏锐观察力,还能从“上帝亦难置对”中窥见当时社会危机的深重程度。“勿虚陈”比直接说无处可陈更深一层,将作者的失望与愤激之情表达得溢于言表。这两句借助《天问》《阴符》,以极少的字词容纳进极丰富的内容,达到了以少胜多、耐人寻味的效果。尾联于悲凉愤懑之际宕开一笔,写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落寞孤寂之时,与来访之人的真诚交往,成为了唯一的心灵安慰。第三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因才能无路施展、遭受埋没,而产生不如坚守节操、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想法。首联以一个“思”字统摄全文,生动写出了诗人感情郁结、思绪纷乱的状态;颔联出句意为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却无路可走,对句则表明人才难以得到重用的现实;颈联从“埋”和“断”两个字上,可以明显看出诗人是在进一步书写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尾联中的“窈窕秋星”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但一个“或”字,又巧妙写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怅惘与迷茫心态。

4. 作品点评

组诗对“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所呈现的不合理现象予以揭露,发出“老辈填胸夜雨沦”的深沉感叹,以及“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的强烈愤懑。即便身怀“箫”“剑”之才,依然难以改变现状,最终只能选择“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隐遁于山林之中。全诗思想内涵深刻,情感表达深婉,诗思跌宕起伏,风格沉郁顿挫。其语言简洁却表意丰富,结构简洁而主旨深远,声韵和谐,对仗精巧,在用词造句与对仗方面尽显功力,在思想性与艺术性层面均堪称优秀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深深为边塞形势担忧,感慨仗剑报国的志士无多,更缺少知音的同志。

不详中国文学评论家季镇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 诗通过对亡友的悼念,抒发了自己伤时忧国的悲哀,和对统治阶级排斥压抑人才的愤慨。另方面,诗人仍强烈地追求社会变革的理想,寄希望于在野的地主阶级革新派。

不详中国文学理论家郭延礼《龚自珍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