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何不积缗泉":国库为何不积累钱财,
# 缗泉:铜钱。缗,穿钱的绳。泉,古代称钱为泉。谓流行如泉之意。,琼林:政府的财库。唐开元间,玄宗设立琼林、大盈二库,贮藏各地贡品。
"物自低昂人自便":物价自然有涨有落,百姓自然各随其便。
# 物:指银元。
"我与徐公筹到此":我和徐公商议到这里,
# 徐公:徐荣,字铁孙,原籍辽东,后徙广东,为广州驻防汉军正黄旗人。道光进士官至杭嘉湖道。
"朱提山竭亦无权":即便朱提山银矿枯竭也没有办法。
# 无权:无须衡量、无关紧要的意思。权,称量物体重量的器具。,朱提:山名,在四川省宜宾县南,一说在今云南昭通。汉代以产银著名。
"近日银贵":近来银子昂贵,
"有司苦之":官吏为此苦恼,
"古人粟红贯朽":古人有粮食变红、钱串朽烂的情况,
"是公库不必皆纳镪也":这是国库不必收纳钱财啊。
"予持论如此":我所持的论点像这样。
"徐铁孙大令荣论与予合":徐铁孙县令荣的论点和我相合。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讽喻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货币经济问题的关注以及对朝廷财政政策的思考与担忧。
2. 分段赏析
“琼林何不积缗泉,物自低昂人自便”,开篇以反问起笔,“琼林”代指国库,“缗泉”指钱财,诗人质问国库为何不储备钱财,紧接着点明“物自低昂”,物价本有自然的涨落规律,“人自便”,百姓也有自己的生活常态。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暗含对财政与民生关系的深层思考:既质疑当时的财政政策,又承认社会经济有其自身规律,语气中带着对现实的关切。“我与徐公筹到此,朱提山竭亦无权”,后两句转入与友人的议论。“徐公”即诗人的友人,二人一同探讨到这一问题时,发出“朱提山竭亦无权”的感慨。“朱提山”是古代著名的银矿产地,这里代指资源,诗人感叹即便银矿枯竭,人力也难以掌控局势,流露出对资源匮乏、社会问题难以解决的无奈与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