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龄羡高隐":年少时羡慕隐居的高士,
"端居媚幽独":安静地居住时喜爱这份清幽独处。
"晨诵白驹诗":早晨诵读《白驹》这首诗,
"相思在空谷":心中思念着那空谷中的贤人。
"稍长诵楚些":稍微长大一些后诵读《楚辞》中的《招魂》,
"《招魂》招且读":一边诵读一边招引魂灵。
"陈为乐之方":陈述着娱乐的方法,
"巫阳语何缛":巫阳的话语是多么繁复。
"嘉遁苦太清":美好的隐居生活苦于太过清苦,
"行乐苦太浊":行乐又苦于太过世俗污浊。
"愿言移歌钟":多么希望能移动那些歌钟,
"来就伊人躅":来追随那贤人的足迹。
"天涯富兰蕙":即使身处天涯,也要像兰蕙一样高洁,
# 富:一作当。
"吾心当丘壑":我的心应当像丘壑一样深沉。
"蹉跎复蹉跎":时光白白地流逝,
"芳流两寂寞":无论是高洁品行还是世俗欢乐都很寂寞。
# 两:一作雨。
"忽忽生遐心":忽然产生了超脱世俗的心思,
"终朝閟金玉":一整天都珍藏着如金玉般珍贵的想法。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弱龄羡高隐,端居媚幽独。晨诵白驹诗,相思在空谷”,描绘诗人年少时羡慕高隐之士,喜欢独自静居,每天清晨诵读《白驹》诗,对空谷中的隐士充满向往,表现出少年时期对高洁隐逸生活的憧憬。中间六句:“稍长诵楚些,《招魂》招且读。陈为乐之方,巫阳语何缛。嘉遁苦太清,行乐苦太浊”,写诗人年龄稍长后诵读《楚辞・招魂》,感受到其中对世俗享乐方式的详尽描述。此时诗人开始思考,认为隐逸生活太清苦,而世俗行乐又太浊俗,体现出内心在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纠结。后八句:“愿言移歌钟,来就伊人躅。天涯富兰蕙,吾心富丘壑。蹉跎复蹉跎,芳流两寂寞。忽忽生遐心,终朝閟金玉”,诗人希望能将世俗的歌钟之乐与隐士的高洁相结合,既有世俗的乐趣又不失高尚情操。但岁月流逝,无论是追求的高洁品行还是世俗的欢乐都未能实现,只能在时光中暗自感慨,表达出对时光虚度、理想未酬的无奈。
上一篇:清·许嗣隆《长命女 秋闺》
下一篇:清·顾璜《游石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