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
shí

朝代:清作者:曹雪芹浏览量:2
ài
quán
shí
líng
lóng
chū
rán
yuán
yīng
tài
duò
shì
yòu
nián
yǒu
zhì
guī
wán
cái
tiān
qiú
yāo
zhòng
shǎng
xiāo
zuò
wán
xiān

译文

喜爱这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它精巧细致是自然形成的。追根溯源应该是从太古时期就存在了,它坠落尘世又是在哪一年呢?它有志向回归原始未雕琢的状态,却没有才能去完成补天的使命。它不追求被众人欣赏夸赞,只愿潇洒自在地做个顽皮的仙人。

逐句剖析

"爱此一拳石":喜爱这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

"玲珑出自然":它精巧细致是自然形成的。

# 玲珑:细致精巧。

"溯源应太古":追根溯源应该是从太古时期就存在了,

"堕世又何年":它坠落尘世又是在哪一年呢?

# 堕世:坠落尘世。

"有志归完璞":它有志向回归原始未雕琢的状态,

# 完璞:璞,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完璞,完美纯真的玉石。此句表明曹雪芹坚持理想,立志不沾染封建贵族上层社会的恶习。

"无才去补天":却没有才能去完成补天的使命。

"不求邀众赏":它不追求被众人欣赏夸赞,

"潇洒做顽仙":只愿潇洒自在地做个顽皮的仙人。

# 顽仙:比喻自己固守志趣不移,不受封建礼法和世俗的羁缚。,潇洒:无拘无束的风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自画石》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诗人自画的一块石头为题材,通过对石头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和处境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己未能施展才华的遗憾,又有回归本真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不求世俗赞赏、只求自由自在的心境。诗中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石头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诗中通过对石头的描写,“玲珑出自然”“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赋予了石头以人的品格和情感。首联诗人表达了对这块石头的喜爱,赞美其自然之美。颔联诗人对石头的来历进行了思考,暗示自己的身世之谜。颈联诗人以石头自比,表达了自己虽有志向却无施展才华的机会。尾联诗人表明自己不追求世俗的赞赏,只愿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意境清幽。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生于江苏南京。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家道中落,晚年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曹雪芹为人性情放达,嗜酒健谈。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其曾以十年时间创作的《石头记》(即《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写实主义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诗人开篇表达对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的喜爱之情,这块石头小巧精致,形态玲珑,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颔联:“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诗人追溯石头的起源,认为它可能来自远古时代,又不禁发问它何时降临到人间。颈联:“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诗人赋予石头以人格化的志向,它有回归原始质朴状态的愿望,却因自身无才而无法去完成补天的使命。尾联:“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诗人表明石头并不追求被众人欣赏和赞誉,而是自在地做一个自由洒脱的“顽仙”。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梁启超《壮别》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