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án
·
·
chūn
guī

朝代:清作者:徐灿浏览量:3
kùn
huā
ruǐ
kān
zhǐ
gòng
chóu
rén
dǒu
zhàng
bào
chūn
hán
mèng
zhōng
chù
shān
juǎn
lián
fēng
è
lèi
cán
hóng
luò
xiàn
shā
shì
yáng
huā
shū
xiān
dào
jiā

译文

丝丝细雨飘落,仿佛压得花蕊都困倦低垂,这般景象,竟只能与满怀愁绪的人诉说,实在令人难以承受。我蜷缩在小小的斗帐里,拥着春夜的寒意,梦中又见到了远方的哪座山峦呢。卷起窗帘,只觉风势强劲难忍,我的泪水竟与凋零的残花一同坠落。此刻真要羡慕那杨花啊,它比我更幸运,能先一步飘回故乡的家。

逐句剖析

"困花压蕊丝丝雨":丝丝细雨飘落,仿佛压得花蕊都困倦低垂,

"不堪只共愁人语":这般景象,竟只能与满怀愁绪的人诉说,实在令人难以承受。

"斗帐抱春寒":我蜷缩在小小的斗帐里,拥着春夜的寒意,

# 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气候。,斗帐:小帐。形如覆斗,故称。

"梦中何处山":梦中又见到了远方的哪座山峦呢。

"卷帘风意恶":卷起窗帘,只觉风势强劲难忍,

# 卷帘:卷起或掀起帘子。

"泪与残红落":我的泪水竟与凋零的残花一同坠落。

# 残红:凋残的花,落花。

"羡煞是杨花":此刻真要羡慕那杨花啊,

"输它先到家":它比我更幸运,能先一步飘回故乡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菩萨蛮・春闺》是清朝女词人徐灿所作的词,全词围绕闺怨主题,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深闺女子的孤寂愁思。上片“困花压蕊丝丝雨”,生动描绘春雨绵长轻润,营造出朦胧凄清氛围,“抱”字凸显闺中人的孤单无助,只能独抱春寒,而“梦中何处山”更道出其梦中寻不见思念之人的怅惘。下片“卷帘风意恶”,借景抒情,将心中凄迷转化为风也欺人的主观感受,“羡煞是杨花。输它先到家”以杨花作比,直抒思乡怀人之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清初词人,“清代闺秀词三大家”之一

徐灿(1617?~1698?),清代词人。字湘𬞟,一字明深、明霞,号深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室,封一品夫人,后徐灿随夫谪徙塞外。清康熙五年检夫骸骨南归,遂皈依佛法,奉母以终。徐灿善属文,工诗词,并精书画。其词多写家国之变与身世之痛,悲咽跌宕,感荡性灵,开拓了女性词之意境。她与顾春、吴藻并称为“清代闺秀词三大家”。陈维崧赞其为“南宋以来,闺房之秀,一人而已”。著有《拙政园诗集》《拙政园诗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全词格调清新秀雅,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深闺女子的孤寂愁思。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困花压蕊丝丝雨”,生动逼真地描绘出春雨连绵、轻柔润泽的形态,丝丝细雨似有灵性,“困”花“压”蕊,仿佛懂得闺中女子的忧愁,默默飘落相伴,渲染出凄清的氛围。夜深时分,女子独处于红罗绣帐之中,辗转难眠,愈发感觉春夜的清寒,一句“斗帐抱春寒”,一个“抱”字,将闺中人的孤单无助展现得淋漓尽致,她无人可依,只能紧抱“春寒”以寻慰藉。“梦中何处山”则进一步刻画其内心的怅惘,她独自在梦中追寻,然而梦里山重水复,依旧寻不见思念之人的身影。下片“卷帘风意恶”,词人采用“以我观物”的手法,因心事凄迷烦乱,竟觉得连那卷起珠帘的风都在欺侮自己。这看似无理的表达,实则饱含深情,深刻地体现出女子内心的敏感与脆弱。究竟是何种心绪让词人如此,“泪与残红落”给出了答案:她目睹落花随流水消逝,感叹岁月匆匆流逝,担忧年华不再,不禁泪如雨下,与飘零的残花一同坠落。词的结尾,词人将满心的思念与期盼,寄托于自由飘舞的杨花,渴望远方的亲人能如杨花一般,早日踏上归家之路。

3. 作品点评

此词格调清新秀雅,虽以闺情为题材,却未陷入单一的抑郁愁绪。词中蕴含着绵邈深婉的情愫,读来余韵悠长,令人在品味间愈发觉出其中情致的深厚绵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吴信辰《咏虞美人花》

下一篇:清·黄遵宪《夜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