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ò
zhàn
niǎo
shān

朝代:清作者:谭嗣同浏览量:3
bīng
chéng
xiān
kuì
wán
ér
háo
dǎn
zhèn
xīn
guān
bēi
qiū
shèng
yǒu
huán
xuān
léi
chóng
jīng
zhàn
niǎo
shān

译文

像冰玉一样清澈高洁,却惭愧自己依然不够聪慧,唯有豪迈勇敢之人能稳住心神、镇守关隘。悲秋之情里,仿佛只剩桓温当年的感慨,今日再次途经战鸟山,泪水如雷般奔涌难抑。

逐句剖析

"冰玉澄鲜愧独顽":像冰玉一样清澈高洁,却惭愧自己依然不够聪慧,

# 澄鲜:一作相生。

"可儿豪胆镇心关":唯有豪迈勇敢之人能稳住心神、镇守关隘。

# 心关:一作相关。

"悲秋剩有桓宣武":悲秋之情里,仿佛只剩桓温当年的感慨,

"雷涕重经战鸟山":今日再次途经战鸟山,泪水如雷般奔涌难抑。

# 雷:一作“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过战鸟山》是清代谭嗣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围绕“过战鸟山”的所见所感展开,主题融合了对历史与自身的思考。首句“冰玉相生愧独顽”以“冰玉”喻高洁品格,却直言“愧独顽”,暗含自谦与反思;次句“可儿豪胆镇心关”转而赞佩他人豪迈胆识,以“镇心关”传递坚守信念的力量。第三句由己及史,“悲秋剩有桓宣武”化用“悲秋”传统意象,借东晋桓温的典故,隐现对历史英雄的追慕;末句“雷涕重经战鸟山”以“雷涕”状泪水之烈,“重经”呼应战鸟山的历史厚重,将个人悲怆与历史沧桑交织。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亦含自我省察,体现了诗人对家国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1865~1898),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等,祖籍湖南浏阳。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并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其诗风格雄健,富有爱国精神。主要著作有《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石菊影庐笔识》《兴算学议》《思纬氤氲台短书》《仁学》等,今辑有《谭嗣同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冰玉相生愧独顽”以“冰玉”起兴,冰之清冽、玉之坚韧,本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诗人却用“愧独顽”转折,面对冰玉般的美好品格或严峻局势,唯独自己显得不够坚定、有愧。“愧”字直抒胸臆,暗含自我审视与反思。次句“可儿豪胆镇心关”笔锋一转,“可儿”指值得钦佩之人(或自指),“豪胆”突出其豪迈气概,“镇心关”意为以这份胆魄稳住内心的关卡。此句既可能是对他人豪情的赞叹,也可能是诗人借“豪胆”自勉,在复杂的情境中强振精神。第三句“悲秋剩有桓宣武”引入历史典故,“桓宣武”即东晋名将桓温,他曾北伐中原,晚年途经旧地时感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以秋景衬悲怀。诗人化用此典,借桓温的悲秋之情,暗示自己也身处相似的萧瑟情境,心中满是感慨。尾句“雷涕重经战鸟山”收束全诗,“雷涕”形容泪水如雷般汹涌,“重经”强调再次经过战鸟山的场景。结合前句的历史典故,诗人此时面对旧地,往事涌上心头,泪水难抑,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交织,更显悲怆之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谭嗣同《除夕感怀(其三)》

下一篇:清·张惠言《水调歌头五首(其三·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