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竿头立定夸":两次在高位站稳被夸赞,
# 夸:朱车作。,两度竿头:指牛僧孺于长庆三年自户部侍郎入相和大和四年再度入相。
"回眸举袖拂青霞":回头举袖仿佛能拂动青霞。
"尽抛今日贵人样":完全抛开如今贵人的样子,
"复振前朝名相家":重新振兴前朝名相的家族。
"御史定来休直宿":御史到来肯定无需值宿,
"尚书依旧趁参衙":尚书依旧照常去参拜。
"具瞻尊重诚无敌":众人对您的尊重确实无比,
# 具瞻:谓为众人所瞻望。
"犹忆洛阳千树花":还回忆起洛阳的千树繁花。
"心如止水鉴常明":心境如止水镜子常明亮,
"见尽人间万物情":看尽人间万物的情状。
"雕鹗腾空犹逞俊":雕鹗腾空依然展现才俊,
"骅骝啮足自无惊":骅骝被啮足自然没有惊慌。
# 骅骝:周穆王八骏之一。泛指骏马。
"时来未觉权为祟":时机到来不觉得权势是祸祟,
"贵了方知退是荣":显贵后才知道退隐是荣耀。
"只恐重重世缘在":只担心还有诸多尘世缘分在,
"事须三度副苍生":或许需要再次为苍生尽力。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写作手法
比喻:“雕鹗腾空犹逞俊,骅骝啮足自无惊”,将牛相公比作雕鹗和骅骝,雕鹗腾空展现其得意时仍能逞才俊,骅骝啮足体现其面对困境能镇定不惊,形象地描绘出牛相公在不同境遇下的出色表现。用典:“犹忆洛阳千树花”,用典或借洛阳千树花暗示牛相公过去在洛阳的辉煌经历或其对洛阳的某种情感联系,增加诗歌内涵。直抒胸臆:“具瞻尊重诚无敌”“心如止水鉴常明”等句,直接表达对牛相公备受尊重的肯定以及对其心境的赞美,使情感表达更为直接鲜明。
2. 分段赏析
首联“两度竿头立定夸,回眸举袖拂青霞”:高度赞美牛相公两次身处高位,站稳脚跟且备受称赞,“回眸举袖拂青霞”形象描绘其姿态不凡,展现出牛相公的卓越成就与风采。颔联“尽抛今日贵人样,复振前朝名相家”:称赞牛相公能放下当下身为贵人的架子,致力于重振家族昔日作为名相之家的风范,突出其品德与志向。颈联“御史定来休直宿,尚书依旧趁参衙”:通过描述御史到来牛相公无需值宿,尚书依旧参拜的场景,侧面烘托牛相公的地位尊崇。尾联“具瞻尊重诚无敌,犹忆洛阳千树花”:直接表明众人对牛相公的尊重无与伦比,同时借回忆洛阳千树花,可能暗示其过去辉煌或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丰富诗歌情感。首联“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直接赞美牛相公心境平静如止水,且能洞察人间万物情,体现其心境的豁达与智慧。颔联“雕鹗腾空犹逞俊,骅骝啮足自无惊”:运用比喻,以雕鹗腾空仍能逞才俊、骅骝啮足而镇定不惊,生动展现牛相公在顺境和逆境中的不同表现,突出其才能与定力。颈联“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对牛相公的人生态度进行评价,认为他得势时不被权势左右,显贵后明白退隐是荣耀之事,表达对其人生态度的认同。尾联“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表达对牛相公的劝勉,担心他仍有诸多尘世缘分,希望他能再次为苍生尽力,深化诗歌主题。
上一篇:唐·唐彦谦《松》
下一篇:唐·耿湋《杂曲歌辞·凉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