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杜西京说外家":张敞、杜邺在西京论述外家学说,
"斯文吾述段金沙":这学问我遵循段金沙的阐述。
"导河积石归东海":疏导黄河从积石山流向东海,
"一字源流奠万哗":一个字的源流能奠定基础平息万千纷扰。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1. 分段赏析
“张杜西京说外家”,开篇提及历史人物及其学说。“张杜”指汉代的张敞与杜邺,“西京”点明时代背景,“说外家”则是他们所研究的文化内容。这句看似平实的叙述,实则为下文对比自己的文化思想做了铺垫,带出文化传承的脉络。“斯文吾述段金沙”,承接上句,表明自己的文学主张。“斯文”指前文提及的学问,“段金沙”即清代学者段玉裁(号金沙),“吾述”二字清晰表达了诗人对段玉裁的追随与认同,在对比中凸显对段氏考据之学的推崇,情感直白而坚定。“导河积石归东海”,以自然景象为喻阐述文学道理。“导河积石”源自《尚书》中黄河发源于积石山的记载,诗人用黄河从源头奔流入海的景象,比喻文化源流应当清晰可考,既形象又深刻,让抽象的文化考据变得如自然现象般易于理解。“一字源流奠万哗”,进一步深化对文学严谨性的强调。一个字的源流考证清楚,就能平息万千纷杂的争议,“奠万哗”三字有力地凸显了精准考据的重要性,将文学研究的价值以简练的语言道出,既显自信,又含对治学严谨者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