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朝代:清作者:蒲松龄浏览量:3
jiù
xiàng
cháng
lǎn
huà
ráo
qiū
lái
qiū
bèi
xiāo
xiāo
kōng
chuí
yān
héng
qiáo
xié
西
fēng
xiàn
hèn
lǎn
jiāng
qiáo
cuì
xiān
yāo
bié
tiáo
tiáo

译文

过去常在长堤边系住绘有彩画的船桨,秋天来临,秋天的景色更加萧瑟。空有烟雨垂落,轻轻拂过横桥。斜靠着西风,心中有无尽的愁恨,懒得在憔悴中舞动纤细的腰肢,离别的愁思如一条条丝线般缠绕。

逐句剖析

"旧向长堤缆画桡":过去常在长堤边系住绘有彩画的船桨,

"秋来秋色倍萧萧":秋天来临,秋天的景色更加萧瑟。

"空垂烟雨拂横桥":空有烟雨垂落,轻轻拂过横桥。

"斜倚西风无限恨":斜靠着西风,心中有无尽的愁恨,

"懒将憔悴舞纤腰":懒得在憔悴中舞动纤细的腰肢,

"离思别绪一条条":离别的愁思如一条条丝线般缠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是清代蒲松龄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描绘了一幅秋日萧瑟的景象,通过描写旧地重游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上阕描绘了秋日长堤、烟雨横桥的萧瑟之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下阕则着重刻画了词人自身的状态和内心感受,“斜倚西风”“懒将憔悴舞纤腰”生动地表现出词人的慵懒与愁苦,“离思别绪一条条”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将抽象的愁思具象化,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杰出文学家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19岁为诸生,深受山东学政、诗人施闰章赏识。后屡试不第,至70多岁才援例为岁贡生。除中年一度在异地做幕客外,长期在家乡为塾师,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蒲松龄从小喜欢民间文学,爱好搜集记述奇闻异事,后来开始撰写志怪小说,所著以《聊斋志异》最著名,其中包括近五百篇文言短篇小说,是一部借谈狐说鬼寄托愤世疾俗之情的不朽之作,在短篇小说的表现艺术上有多方面的开拓。其诗文词曲十四种,今人路大荒辑为《蒲松龄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旧向长堤缆画桡,秋来秋色倍萧萧,空垂烟雨拂横桥”:“旧向长堤缆画桡”点明地点和往昔的情景,曾经在长堤边系船,给人一种回忆的感觉。“秋来秋色倍萧萧”描绘了秋天来临后景色变得更加萧瑟的景象,“倍”字强调了这种变化,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空垂烟雨拂横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烟雨垂落,轻轻拂过横桥,给人一种空灵、迷蒙的感觉,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础。“斜倚西风无限恨,懒将憔悴舞纤腰”:“斜倚西风无限恨”通过描写词人斜靠着西风,心中充满无尽的愁恨,生动地表现出词人的慵懒和愁苦。“懒将憔悴舞纤腰”则进一步刻画了词人的状态,因为憔悴而懒得舞动纤细的腰肢,表现出词人的无奈和哀伤,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离思别绪一条条”:“离思别绪一条条”直接点明了主题,将抽象的愁思具象化,形象地表现出词人的离别之愁如同一条条丝线般缠绕在心头,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哀伤,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钱秉镫《水夫谣》

下一篇:清·赵翼《山行杂诗·七首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