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i
shī
èr
shí
sān

朝代:清作者:龚自珍浏览量:3
huāng
cūn
yǒu
bào
wàn
tán
jīng
yǐn
dào
zhōng
shèng
qiū
lín
xìng
shì
shā
mén
wài
shàng
shū

译文

偏僻的村落里有位书生终日与书为伴,或许在讨论经典时还能提及他的存在。终究胜过那些像秋夜磷火般无人知晓的逝者,你看沙涡门外那些显赫一时的五位尚书。

逐句剖析

"荒村有客抱蠹鱼":偏僻的村落里有位书生终日与书为伴,

"万一谈经引到渠":或许在讨论经典时还能提及他的存在。

"终胜秋燐无姓氏":终究胜过那些像秋夜磷火般无人知晓的逝者,

"沙涡门外五尚书":你看沙涡门外那些显赫一时的五位尚书。

# 沙涡门外五尚书:逆旅夜闻读书声,戏赠。沙涡门即广渠门,门外五里许,有地名五尚书坟,五尚书,不知皆何许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己亥杂诗(其二十三)》是清代龚自珍写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刻画了一位在困顿中坚守学术的士人形象,诗人对其虽身处荒村、生活简朴,却仍潜心经书的态度抱有敬意。“万一”二字虽带些许不确定性,却更凸显其坚守的纯粹,不为名利,只为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暗含对这种精神价值的肯定。次句借历史人物的境遇,抒发对世俗功名短暂性的感慨。那些曾位高权重者,最终可能湮没于历史,而坚守精神追求的普通人,其价值反而更为长久。这里既暗含对权贵的淡泊,也强化了对“荒村客”所代表的精神坚守的推崇,传递出“精神价值高于世俗地位”的深层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荒村有客抱蠹鱼,万一谈经引到渠”“荒村”点出环境的偏僻简陋,“客”指隐居或困顿的读书人,“抱蠹鱼”以“蠹鱼(蛀书虫)”代指书籍,既写其人与书相伴的状态,也暗示书籍的陈旧,体现其生活的清苦与对典籍的执着。“万一谈经引到渠”意为或许在谈论经书时,能涉及到其中的精义(“渠”可理解为经书中的道理或相关内容)。此句刻画了一位在困顿中坚守学术的士人形象,诗人对其虽身处荒村、生活简朴,却仍潜心经书的态度抱有敬意。“万一”二字虽带些许不确定性,却更凸显其坚守的纯粹,不为名利,只为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暗含对这种精神价值的肯定。次句“终胜秋燐无姓氏,沙涡门外五尚书”“秋燐”指秋日荒野中的磷火(鬼火),象征被遗忘的魂灵;“沙涡门外五尚书”指向历史上曾身居高位(尚书)的五位权贵。诗人将“荒村客”与“五尚书”对比,认为前者即便平凡,其精神追求也终究胜过那些虽曾显赫、如今却如秋燐般连姓名都被遗忘的权贵。此句借历史人物的境遇,抒发对世俗功名短暂性的感慨。那些曾位高权重者,最终可能湮没于历史,而坚守精神追求的普通人,其价值反而更为长久。这里既暗含对权贵的淡泊,也强化了对“荒村客”所代表的精神坚守的推崇,传递出“精神价值高于世俗地位”的深层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三》

下一篇:清·乾隆《御崇政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