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i
shī
èr
bǎi
shí
èr

朝代:清作者:龚自珍浏览量:3
fēng
yún
cái
lüè
xiāo
gān
zhuāng
tái
yǎn
wèi
kǒng
liú
láng
yīng
jìn
juàn
lián
shū
wàng
huáng

译文

叱咤风云的才能谋略已经消磨殆尽,甘愿在妆台旁伺候看美人的眼色。甘愿在妆台旁伺候看美人的眼色。卷起帘子梳洗时望向黄河。

逐句剖析

"风云才略已消磨":叱咤风云的才能谋略已经消磨殆尽,

# 风云才略:叱咤风云的才能谋略。才:一作材。

"甘隶妆台伺眼波":甘愿在妆台旁伺候看美人的眼色。

# 台伺眼波:看眼色行事,伺候之意。

"为恐刘郎英气尽":甘愿在妆台旁伺候看美人的眼色。

# 刘郎:指刘禹锡,中唐著名的文学家,工诗文,有政治理想,少负志气,至老壮心不已。作者借以自指。

"卷帘梳洗望黄河":卷起帘子梳洗时望向黄河。

# 望: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己亥杂诗・风云材略已消磨》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己亥杂诗》组诗第二百五十二首,为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风云材略已消磨”直抒胸臆,写出作者壮志消磨的心境;“甘隶妆台伺眼波”展现其对歌妓灵箫的眷恋。后两句通过灵箫“卷帘梳洗望黄河”的举动,刻画她担心作者英气耗尽而加以激励的形象,体现出灵箫的聪慧与英迈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公元1839年(道光十九年己亥),是龚自珍辞官返乡期间所作。当年五月,作者在清江浦初遇歌妓灵箫,心生赞赏;四个月后北上迎眷属时再次会晤灵箫,逗留十日期间创作了这首诗,记录下与灵箫交往的片段及当时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生活题材诗。介绍了作者辞官后与歌妓灵箫交往的情景,描绘了自己壮志消磨的状态和灵箫卷帘望黄河的形象,体现了复杂的心境与灵箫的独特品格,营造了沉郁蕴藉的氛围,表达了感怀与对灵箫的欣赏之情。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风云材略已消磨”,直接抒发作者壮志消磨的内心感受,情感直白真切。用典:“为恐刘郎英气尽”,巧用“刘郎”典故,原指刘备等有英气之人,作者借此自指,暗含对自身英气消磨的担忧。细节描写:“卷帘梳洗望黄河”,通过“卷帘”“梳洗”“望黄河”的动作细节,刻画灵箫的形象,展现其英迈襟怀。

3. 分段赏析

“风云材略已消磨,甘隶妆台伺眼波”,首句开门见山,以“风云材略已消磨”直接道出作者曾经叱咤风云的才能与谋略已消失殆尽的失落;次句“甘隶妆台伺眼波”则写出他甘愿在妆台旁伺候灵箫、看其眼色行事的状态,尽显暮年心境的沉郁。​“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前句借“刘郎”典故自指,点出灵箫担心作者英气耗尽的心思;后句通过“卷帘梳洗望黄河”的细节,描绘灵箫在梳洗时卷起帘子望向黄河的画面,以黄河的壮阔衬托其英迈襟怀,展现她激励作者的聪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绝世一空,前世难得。

清王昙《龚自珍〈己亥杂诗〉研究》

# 此三百十五篇,五花八门,可作年谱、行状读。

清王文濡《龚自珍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01》

下一篇: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六十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