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óng
lóu
mèng
shí
èr
·
·
zhōng
bēi

朝代:清作者:曹雪芹浏览量:3
qiǎng
bǎo
zhōng
tàn
shuāng
wáng
zòng
luó
cóng
shuí
zhī
jiāo
yǎng
xìng
shēng
lái
yīng
háo
kuò
kuān
hóng
liàng
cóng
wèi
jiāng
ér
qíng
lüè
yíng
xīn
shàng
hǎo
yuè
guāng
fēng
yào
耀
táng
pèi
cái
mào
xiān
láng
de
jiǔ
tiān
cháng
zhǔn
zhé
yòu
nián
shí
kǎn
xíng
zhuàng
zhōng
jiǔ
shì
yún
sàn
gāo
táng
shuǐ
xiāng
jiāng
zhè
shì
chén
huán
zhōng
xiāo
zhǎng
shù
yīng
dāng
wǎng
bēi
shāng

译文

可叹她,婴儿时就父母双亡。虽是豪门小姐,有谁来娇生惯养?幸而她生来就是英气豪爽宽宏大量,缺乏亲人关爱,一点儿不放在心上。好像那明月清风辉耀在玉堂之上。实指望长大后配上个才貌双全的好情郎,夫妻白首皆老,弥补幼时的不幸。可最终还是好景不长,两口子分离,这都是天意,何必徒劳无益去悲痛忧伤?

逐句剖析

"襁褓中":可叹她,

# 襁褓:包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父母叹双亡":婴儿时就父母双亡。

# 叹:不幸。

"纵居那绮罗丛":虽是豪门小姐,

# 绮罗丛:指富贵家庭的生活环境。绮罗,丝绸织物。

"谁知娇养":有谁来娇生惯养?

"幸生来":幸而她生来就是英气豪爽宽宏大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缺乏亲人关爱,

"略萦心上":一点儿不放在心上。

"好一似":好像那明月清风辉耀在玉堂之上。

"厮配得才貌仙郎":实指望长大后配上个才貌双全的好情郎,

# 厮配得才貌仙郎:据脂砚斋评注提到,史湘云后与一个贵族公子卫若兰(名字曾出现于《红楼梦》第十四回)结婚。八十回以后的曹雪芹佚稿中,还有卫若兰射圃的情节。厮配:匹配。才貌仙郎:才貌出众的年轻男子。

"博得个地久天长":夫妻白首皆老,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弥补幼时的不幸。

# 坎坷:道路低陷不平的样子,引申为人生道路艰难不得志。这里指史湘云幼年丧失父母、寄养于叔婶家的不幸。,准折:抵消。准:抵算、折价。

"终久是云散高唐":可最终还是好景不长,

#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两句中藏有“湘云”二字,又说“云散”、“水涸”,以“巫山云雨”的消散干涸喻男女欢乐成空。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云梦泽中。宋玉的《高唐赋》说:“楚襄王曾游高唐,梦中与一仙女相会。仙女临去时对楚王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轻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人遂以“巫山云雨”喻男女的欢会。“云散高唐”,即高唐的“巫山云雨”消散干涸,男女欢乐成为泡影。这里指史湘云丈夫早死,独守空房。

"水涸湘江":两口子分离,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这都是天意,

# 数:命数,气数。,消长:消失和增长,犹言盛衰。,尘寰:尘世,人世间。

"何必枉悲伤":何必徒劳无益去悲痛忧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是清代曹雪芹专为史湘云所著,它高度概括了史湘云悲喜交织的一生,史湘云幼时命运多舛,父母早亡,依傍叔婶度日。成年后虽得佳偶,奈何丈夫早逝,一生悲戚。上片着重描绘其幼年坎坷与豁达心性,下片则讲述婚姻的短暂幸福及最终的悲剧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生于江苏南京。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家道中落,晚年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曹雪芹为人性情放达,嗜酒健谈。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其曾以十年时间创作的《石头记》(即《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写实主义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是清代曹雪芹专为史湘云所著,在《红楼梦》“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章节,曹雪芹运用浪漫主义笔法,将《红楼梦十二支曲》与《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巧妙融入。这两组结构完备的组诗,宛如塑造“金陵十二钗”形象的纲领。此回中,警幻仙子借它们揭示金陵十二钗的命运走向,对关键女性角色的悲剧性格、人生结局,以及贾府的衰败,皆予以概括性预示。《红楼梦十二支曲》堪称《红楼梦》的神来之笔,其中《乐中悲》作为第五支曲,着重勾勒出史湘云的命运脉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曲,它以史湘云的视角,描绘了她一生的坎坷命运,营造出哀婉凄恻的氛围。整首曲子通过这些内容,表达了对史湘云悲剧人生的深切同情,也体现出命运无常、人生虚幻的深沉感慨,浓郁的悲剧色彩极具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对封建家族兴衰及人物命运有深刻感触。

2. 分段赏析

“襁褓”两句,道出史湘云凄凉身世。她虽出身官宦,却在襁褓之时痛失双亲,无奈寄养叔父家中。虽依旧享受贵族生活的锦衣玉食,却常遭婶婶冷眼,难尝娇生惯养之滋味。“幸生来”三句,刻画其性格特质。史湘云生性豪爽豁达,胸怀宽广,从不将小儿女情长放在心头,这也暗暗表明她与宝玉虽亲密,却严守表兄妹界限。“好一似”两句,则是对她的总体赞誉。“霁月风光”意在彰显湘云光明磊落的高尚品格。“厮配得”三句,讲述她嫁给如意郎君卫若兰,看似弥补了幼年的坎坷与不幸。然而,“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几句点明了史湘云命运的最终走向。即便曾与如意君郎结为连理,奈何好景不长,丈夫不幸染上痨病,药石无灵,撇下她独守空闺。曲中感慨这一切皆是命运安排,无需徒自哀伤,也正呼应了曲名“乐中悲”的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乾隆《文征明松荫听瀑图》

下一篇: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