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i
shī
shí
èr

朝代:清作者:龚自珍浏览量:3
shào
nián
qiān
qiū
guò
yún
yān
hào
shōu
rèn
shāng
shāng
lún
shuǐ
jiǔ
jīn
wàn
shǔ
chéng
zhōu

译文

少年时以高远的眼光浏览看待千秋历史,那些历史如同过眼云烟,浩渺繁多难以尽收。任凭泗水浩浩荡荡地流淌,那九鼎历经万代最终归属了成周。

逐句剖析

"少年薄录睨千秋":少年时以高远的眼光浏览看待千秋历史,

"过目云烟浩不收":那些历史如同过眼云烟,浩渺繁多难以尽收。

"一任汤汤沦泗水":任凭泗水浩浩荡荡地流淌,

"九金万祀属成周":那九鼎历经万代最终归属了成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已亥杂诗(其七十二)》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作者借古抒怀,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表达了对过往千秋历史的看法,展现出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历史观和思想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少年薄录睨千秋,过目云烟浩不收”,描绘了诗人少年时期就有着非凡的志向和眼光,以一种俯视的姿态看待千秋历史。然而,这千秋历史在他眼中如同浩渺的云烟,纷纷扰扰,难以尽收眼底,写出了历史的宏大与复杂,也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感慨。后两句:“一任汤汤沦泗水,九金万祀属成周”,诗人的目光从对历史的宏观感慨落到了具体的泗水之上,任由泗水滔滔流淌,仿佛历史的车轮也在不断前进。而九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历经无数岁月最终归属成周,进一步强化了历史变迁的感觉,暗示了朝代的兴衰更替是历史的必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乾隆《新正恭奉皇太后幸御园之作》

下一篇:清·钱曾《秋夜宿破山寺绝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