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zhèng
cāng
shǔ

朝代:唐作者:卢照邻浏览量:2
rén
dān
shuǐ
běi
yóu
jǐn
chéng
dōng
bié
hái
yōu
qióng
lǒng
yún
zhāo
jié
zhèn
jiāng
yuè
lín
kōng
guān
sài
zhēng
shuāng
fēn
luò
zǎo
hóng
鸿
pān
nián
sān
shí
wài
shǔ
dào
qiān
zhōng
sòng
jūn
qiū
shuǐ
zhuó
jiǔ
duì
qīng
fēng

译文

今天你在丹水北告别了亲友,我刚从蜀中锦城来到这里与你相见就要与你分别。离别的情意难以言尽,离别的忧愁离散亦无穷。想那陇地山高耸,风呼啸,天上聚集大片云,夜晚江畔明月高悬。路途遥远,征马疲病,天气恶劣,大雁都要停下来等待日出霜消再飞。我的年龄已经三十开外,不被朝廷重用,在外宦游多年,多次奔走于千里之外的蜀道上。我在秋风中为君饯行,酒酣之际,面对萧瑟秋风,心中感到一片茫然。

逐句剖析

"离人丹水北":今天你在丹水北告别了亲友,

# 丹水:水名。发源于京兆上洛县 (今陕西商县) 冢岭山,东入河南省境,注于均水。,离人:指郑司仓。

"游客锦城东":我刚从蜀中锦城来到这里与你相见就要与你分别。

# 锦城:又名锦官城,锦里。即今四川成都市。

"别意还无已":离别的情意难以言尽,

# 已:止。,别意还:一作客恨良。

"离忧自不穷":离别的忧愁离散亦无穷。

"陇云朝结阵":想那陇地山高耸,风呼啸,天上聚集大片云,

"江月夜临空":夜晚江畔明月高悬。

"关塞疲征马":路途遥远,征马疲病,

"霜氛落早鸿":天气恶劣,大雁都要停下来等待日出霜消再飞。

"潘年三十外":我的年龄已经三十开外,

"蜀道五千中":不被朝廷重用,在外宦游多年,多次奔走于千里之外的蜀道上。

# 五千:五千里,此非确指。

"送君秋水曲":我在秋风中为君饯行,

# 水曲:水之曲岸。

"酌酒对清风":酒酣之际,面对萧瑟秋风,心中感到一片茫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郑司仓入蜀》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开篇点明离别地点,通过地理方位的对照营造出离愁氛围;继而直抒胸臆,强调离别之情的绵延无尽。诗中借自然景象烘托苍凉意境,通过物象隐喻旅途艰辛。诗人自比潘岳,暗叹年华渐长,而“蜀道五千中”凸显友人远行之艰。结尾以秋水清风为背景,既含对前程的祝愿,又流露不舍哀愁。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通过时空交织的场景与典故化用,展现了送别友人的复杂心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郑司仓入蜀》当作于总章元年深秋,时值诗人因“从王事”赴周至县履职,与甫自蜀中归来的郑司仓仓促相逢。彼时二人方得聚首,郑司仓却复需远赴蜀道履职,这场秋日邂逅与即刻别离的戏剧性反差,恰成为诗中时空交叠的情感底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羁旅诗。介绍了郑司仓自雍州丹水北岸启程、诗人于蜀地锦城东侧饯别的场景,借骆谷秋水与蜀山霜鸿的萧瑟景象,写出了游子羁旅的孤寒与士人失路的悲怆,体现了仕途奔波之艰与人生漂泊之痛。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首联“离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以具体地理坐标(丹水北岸、锦城东侧)点明送别场景;颔联“陇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与颈联“关塞疲征马,霜氛落早鸿”通过想象郑司仓入蜀途中的云、月、征马、早鸿等意象,虚摹蜀道艰险。化用:“潘年三十外”化用潘岳《秋兴赋序》典故,以潘岳三十生白发自喻三十五岁早衰,暗含仕途困顿之叹。情景交融:“送君秋水曲,酌酒对秋风”以“秋水”“秋风”双关意象,将离别之愁与身世之悲融入萧瑟秋景,实现情与景的浑然交融。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抒发作者与郑司仓离别的忧愁。“离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两句点明离别场景与人物关系。“离人”指郑司仓,其任职地周至县位于丹水北岸,而诗人时任新都尉,驻守锦城(成都)东北,二人在骆谷道口的送别地点由此确定。后句“别意还无已,离忧自不穷”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强化离愁,诗人借《对蜀父老问》中“龙集荒落,律纪蕤宾”的五月时令背景,暗示相聚短暂,秋风中的饯别更显情意难尽。中间四句作者设想郑司仓奔走蜀道中的情。“陇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两句虚写郑司仓入蜀途中的艰险。“陇云朝结阵”以山巅云层密布的视觉意象,暗示蜀道山势高峻;“江月夜临空”则通过水路月夜的冷寂氛围,渲染旅途孤寒。后接“关塞疲征马,霜氛落早鸿”,化用《诗经·周南·卷耳》中征马劳顿的典故,以“疲征马”喻行者疲惫,借“霜氛落早鸿”的严寒气候,侧面烘托蜀道风霜之苦,凸显对友人的深切挂怀。末四句转入诗人自身境遇的感慨。“潘年三十外”化用潘岳《秋兴赋序》典故,诗人时年三十五岁,自叹早生华发;“蜀道五千中”则双关其多次往返蜀地的宦游经历,暗含仕途坎坷之叹。结尾“送君秋水曲,酌酒对秋风”以景结情,秋水萧瑟与秋风凄清的意境中,饯别场景的苍凉与人生失意的怅惘浑然交融,既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亦流露自身功业未就的悲慨。

4. 作品点评

全诗章法严谨,虚实呼应间景情熔铸。前以骆谷秋水为实写别筵,后借蜀道霜鸿作虚摹行路,末更将潘岳白头之叹与蜀山五千之遥叠映,于殷殷别情中融汇身世飘零之慨与仕途困顿之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钱起《题崔逸人山亭》

下一篇:唐·宋之问《和赵员外桂阳桥遇佳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