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矣斑骓罥落花":斑斓的骏马疾驰而去,落花被它扬起又飘落,
"前村茅店即吾家":前方村子里的那间茅草小店,就是我的暂住之地。
"小桥报有人痴立":小桥那边传来消息,说有人痴痴地站在那里,
"泪泼春帘一饼茶":泪水如泼般浸湿了春天的帘幕,旁边还放着一饼茶。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1. 分段赏析
首句“逝矣斑骓罥落花”,诗人以“斑骓”这一骏马形象开篇,骏马疾驰,落花缠马,动态画面中透露出一种匆匆离别的氛围。“逝矣”二字,直接点明骏马远去、时光流逝的无奈,而“罥落花”则通过落花这一景物,增添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次句“前村茅店即吾家”,诗人将视角转向前方的茅店,虽简陋却成为暂时的归宿。“即吾家”三字,透露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淡然接受,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茅店与前文的斑骓、落花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行旅中的漂泊感。第三句“小桥报有人痴立”,画面转至小桥边,有人痴痴伫立,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痴立”二字,生动描绘了送别者久久不愿离去的深情与执着,透露出深深的眷恋与不舍。末句“泪泼春帘一饼茶”,诗人通过“泪泼春帘”这一细节描写,将离别的哀愁具象化。泪水浸透春帘,与茶饼这一日常器物相结合,使情感更加真挚沉痛。
上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229》
下一篇:清·顾太清《江城子·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