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恩情":夫妻恩情已是空有其名,
# 镜里恩情:“镜里”二句:意思是李纨的丈夫早死,夫妻恩情已是空有其名,没有料到她儿子的功名、自己的荣华,也像梦境一样虚幻。
"更那堪梦里功名":哪料富贵功名也像梦境一样虚幻!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青春年华迅速消逝,
# 韶华:这里喻青春年华,与曲名中喻荣华富贵有别。卞藏本该句为“那美韶华韶华何迅!”
"再休提绣帐鸳衾":别再提什么夫妻恩爱。
# 绣帐鸳衾:指代夫妻生活。卞藏本该句为“绣帐鸳衾。”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就是头戴珠冠、身披凤袄,
#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是说待李纨可享荣华时,死期也就临近了,这是得不偿失。只:即使,即便是。珠冠、凤袄:是受到朝廷封赏的贵妇人的服饰。这里指李纨因贾兰长大后做了官而得到封诰。卞藏本“戴珠冠”为“带珠冠”。
"也抵不了无常性命":也抵挡不了变化无常的命运。
# 无常:是佛家语言,原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后俗传为勾命鬼。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虽然常说,人生不要到了老年再遭受贫穷,
"也须要阴骘积儿孙":也一定要积些阴德留给儿孙。
# 积儿孙:,阴骘:即前曲所谓“阴功”,指暗中有德于人。
"气昂昂头戴簪缨":纵然是气宇轩昂头戴簪缨,
# 簪缨:古时贵人的冠饰。簪是首饰,缨是帽带。
"光灿灿胸悬金印":金光灿灿胸佩金印。
# 金印:亦贵人所悬带。《晋书·皇后纪论》:“唯皇后贵人,金印紫绶。”
"威赫赫爵禄高登":威风凛凛爵禄高显,
"昏惨惨黄泉路近":还不是转眼间来到黄泉路上!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请问从古到今有几个文臣武将今天还在?
#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问古来”二句:说李纨本来大可不必“望子成龙”。卞藏本“虚名儿与后人钦敬”为“虚名儿留与后人教领”。
"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也不过是留个虚名儿让后来的人钦佩敬慕罢了。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生于江苏南京。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年家道中落,晚年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曹雪芹为人性情放达,嗜酒健谈。工诗善画,尤长于小说。其曾以十年时间创作的《石头记》(即《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写实主义作品。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曲,也是一首以人物命运为题材的作品。它介绍了李纨的一生际遇,描绘了她年轻时守寡,辛苦养大儿子,在贾府败落后,晚年因儿子做官成为诰命夫人却旋即离世的过程。通过对李纨不幸遭遇的叙述,表达了对封建礼教和禁欲主义的否定与挞伐,以生动用词和前后反转对比的手法,营造出浓重的悲剧色彩。
2. 分段赏析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这几句开篇即勾勒出李纨命运的轮廓。“镜里恩情”巧妙地比喻她青春守寡后夫妻恩情的虚幻,夫妻间的温情如同镜中影像,看似存在却触手难及。“梦里功名”则暗示其晚年因儿子贾兰获得的荣耀,也似梦般不可靠、不真实。“那美韶华去之何迅”饱含对其青春匆匆流逝的叹惋,她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失去丈夫,独守空闺。“绣帐鸳衾”代表的夫妻生活不再,暗示她长期以来情感生活的匮乏与孤寂。“戴珠冠,披凤袄”描绘出她晚年因儿子功名而获得的诰命夫人的尊荣,然而“也抵不了无常性命”,在荣华到来之时,死亡也接踵而至,将命运的无常展现得淋漓尽致。此部分通过对李纨早年丧夫、青春流逝以及晚年看似荣耀却实则无奈的描写,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被封建礼教束缚、命运多舛的女性形象,从语言上,用词精准,以小见大;在内容主题上,初步揭示出封建礼教下女性命运的悲剧性。“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这几句进一步深入剖析李纨的命运与封建礼教的关系。“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看似是世俗的劝诫之语,实则反映出李纨一生都在遵循封建礼教的规训,她谨守妇德,辛苦养育儿子,期望通过积德为儿孙谋福,以避免老来贫困。然而,“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极力渲染的荣耀,瞬间被“昏惨惨黄泉路近”打破,强烈的反差再次凸显出命运的残酷。最后“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以反问的形式,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功名利禄,表明即便如古来将相般位极人臣,最终也不过是留下虚名,李纨所追求的荣耀同样如此虚幻。此部分从表达技巧上,运用对比、反问等手法,增强感染力与批判性;在内容主题上,深刻揭示出封建礼教和追求功名利禄的虚妄,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挞伐,将李纨个人的悲剧上升到对整个封建礼教体系的批判,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与戕害。
# 曲名“晚韶华”,含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境。但是她注定的悲剧命运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词中正说着“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却突然笔锋一转,说“昏惨惨黄泉路近”。曹雪芹正是通过李纨的命运对封建礼教和禁欲主义进行否定和挞伐。
现代中国韵文学会会员刘亮《红楼梦诗词赏析》
上一篇:清·乾隆《题创得斋》
下一篇: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