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虹生忆黄子":除了会常常忆念起虹生,我此时又想起了黄子,
"曝衣忽见黄罗衫":在晾晒衣服的时候,偶然间瞧见了那件黄罗衫。
"文章风谊细评度":我仔细评量黄子的文章和情谊,
"岭南何减江之南":觉得岭南地区的人才、风气,又哪里比江南差呢?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1. 分段赏析
“除却虹生忆黄子”,虹生或许在诗人心中有着独特象征意义,而在此之外,诗人着重提及对黄子的忆念,直接点明黄子在诗人情感世界里的重要地位,引发读者对黄子身份及与诗人关系的好奇。“曝衣忽见黄罗衫”,描绘出一个日常的生活场景,诗人在晾晒衣服时偶然看到黄罗衫。这一细节看似平常,却成为情感的触发点,让诗人瞬间回忆起与黄子相关的种种,自然地从生活场景过渡到对友人的思念,使情感表达更加真实、细腻。“文章风谊细评度”,诗人对黄子的文章和情谊进行细致评量。这不仅体现出诗人与黄子之间交往的深入,更表明诗人对黄子的才华和品德有着高度的认可和赞赏。通过“细评度”,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尊重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岭南何减江之南”,诗人将岭南与江南进行对比,认为岭南在人才、风气等方面并不逊色于江南。这一评价既是对岭南地区的肯定,也暗示了黄子所处环境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杰出人才,侧面烘托出黄子的优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视野和独特的见解。
上一篇:清·郑板桥《思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