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i
shī
líng

朝代:清作者:龚自珍浏览量:3
fén
fáng
yǒu
rén
míng
wèi
qiān
qiū
chǔ
shì
bēi
shì
píng
shēng
dàn
kāi
fēng
wéi
shī

译文

河汾之地的房玄龄、杜如晦(唐代名臣)虽功绩卓著,却仍遭后人质疑,他们的显赫声名流传千古,但隐士的淡泊品格却常被轻视。我一生唯有一事未曾受挫(指坚持革新思想),只愿开创新风引领时代,而非拘泥于为师授业的传统。

逐句剖析

"河汾房杜有人疑":河汾之地的房玄龄、杜如晦(唐代名臣)虽功绩卓著,却仍遭后人质疑,

"名位千秋处士卑":他们的显赫声名流传千古,但隐士的淡泊品格却常被轻视。

"一事平生无齮龁":我一生唯有一事未曾受挫(指坚持革新思想),

"但开风气不为师":只愿开创新风引领时代,而非拘泥于为师授业的传统。

# 但开风气不为师:予平生不蓄门弟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己亥杂诗·一零四》是清代诗人龚自珍于1839年辞官南归途中所作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104首。此诗以唐代名臣房玄龄、杜如晦为切入点,批判社会对人才评价的功利化倾向,揭示“名位”与“品格”的矛盾。后两句“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是诗人自我剖白,表明其一生坚持革新理想,以开创新风为己任,而非拘泥于传统师者身份。全诗语言凝练,借古讽今,既抨击了封建官僚体系的腐朽,又彰显了龚自珍“经世致用”的改良主义思想,是其爱国情怀与独立人格的集中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以唐代名臣房玄龄、杜如晦为例,二人虽功勋卓著却遭后世质疑其师从隐士王通的真实性。宋儒司马光等人因王通身为“处士”(隐士)地位卑微,便否定其与房杜的师徒关系。后两句诗人自述一生坚持革新思想,虽遭排挤却从未妥协(“无𬺈龁”即未受挫)。他不愿效仿传统儒者以“师者”身份传道授业,而选择以思想革新引领时代,打破陈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朱彝尊《好事近·往事记山阴》

下一篇: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十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