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ǎo
chūn
chéng
shuǐ
zhāng
shí
yuán
wài
èr
shǒu
èr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2
dào
guān
máng
shēn
lǎo
nián
shào
zhú
chūn
xīn
píng
jūn
xiān
dào
jiāng
tóu
kàn
liǔ
jīn
shēn
wèi
shēn

译文

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逐句剖析

"莫道官忙身老大":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

# 官忙身老大:韩愈写此诗时任吏部侍郎,公务繁忙,故云“官忙”;韩愈时年56岁,故云“身老大”。身老大,年纪大。

"即无年少逐春心":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

# 心:心情。,逐:追赶。,即:就。

"凭君先到江头看":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

# 江:曲江,位于唐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胜地,遗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凭:这里作“请”讲。

"柳色如今深未深":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七言绝句。前两句诗人针对友人可能因官事忙碌、自感年老而忽略早春美景的情况,劝诫友人不要如此。后两句诗人让友人先到江头看看柳色是否已深,表达了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同时借景传达对友人的关怀。希望友人能珍惜时光,领略自然之美,展现了朋友间真挚的情谊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的早春时节。彼时,韩愈已56岁,任职吏部侍郎。这一时期,他的心境颇为愉悦。就在不久之前,镇州藩镇突发叛乱,局势紧张。韩愈临危受命,肩负起前往宣抚的重任,并成功说服叛军,平息了叛乱。唐穆宗听闻喜讯,遂将他从兵部侍郎调任为吏部侍郎。在这样的情境下,韩愈约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友人张籍游春,张籍因为手头事务繁杂或是自觉年岁渐长推辞,于是韩愈写下了这组诗,并寄赠予张籍,希望能激发他潜藏的游兴,与自己共享这份春日的美好。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赠友诗。诗中通过对友人的劝诫,描绘了一幅早春江头柳色待赏的画面,既体现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又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希望友人不要错过美好的春光。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诗人坦率直言,看似在诉说自己公务缠身,且年岁渐长,仿佛已失去年少时追逐春天那份热切的心境。然而,这并非是诗人真正对春天兴致索然,而是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年少时,追逐春天是带着纯真的童心,尽情扑蝶戏蕊、拈花弄草,以纯粹的好奇与热爱去拥抱大自然的美妙。但如今老大,逐春的心境虽有不同,却并非毫无期待。后两句“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笔锋一转,诗人急切地恳请友人先行前往江头,去看看柳色究竟有多深了。这一询问,生动地刻画出诗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可爱性情。尽管日常被繁琐的官事困扰,历经世事沧桑,内心承受诸多坎坷困顿,但此刻,诗人仍渴望在忙碌中抽出闲暇,去感受早春的气息。他将对早春的期待寄托于友人的探寻,盼望着能与友人一同分享这份早春的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应物《闻雁》

下一篇: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