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n
huáng
yíng
chūn

朝代:唐作者:温庭筠浏览量:1
chūn
cǎo
qiān
qiān
qíng
sǎo
yān
gōng
chéng
jǐn
hóng
yīn
xiān
hǎi
chū
róng
zhào
xiān
zhǎng
huái
wáng
xiǎo
duì
yīng
líng
xiǎng
liè
liè
dōng
fēng
yàn
chì
huà
shén
jīn
jiǎ
cōng
lóng
wǎng
gōng
niǎn
yíng
máng
dào
sǎo
chén
yàn
huì
cháng
bào
wěi
gān
竿
qián
zhào
fēi
yàn
liǔ
fēng
chuī
jìn
méi
jiān
huáng
cǎo
hán
qíng
xìng
huā
shàng
lín
yīng
zhuàn
yóu
bǎo
yáo
huán
wàn
guī
ēn
guāng
àn
lián
lóng

译文

春草苍翠晴天驱雾烟,宫城里丝织品红绛绛。太阳初明照耀承露掌,刘安仙道坠饰缨铃响。呼啦啦的春风展红旗,神像铠甲上繁密蛛网。天子乘着轿迎奉木神,阁道触尘似彗星来往。豹尾仪仗前有赵飞燕,春风吹掉眉间粉饰黄。青草怀深情杏花喜悦,上林苑莺鸣蛛丝浮起。骏马摇摆环佩万骑回,恩泽悄悄进入闺阁里。

逐句剖析

"春草芊芊晴扫烟":春草苍翠晴天驱雾烟,

# 扫烟:一作拂烟。

"宫城大锦红殷鲜":宫城里丝织品红绛绛。

# 殷:于闲反。

"海日初融照仙掌":太阳初明照耀承露掌,

# 初融:一作如融。

"淮王小队缨铃响":刘安仙道坠饰缨铃响。

# 队:一作坠。

"猎猎东风焰赤旗":呼啦啦的春风展红旗,

# 焰赤:一作展焰。

"画神金甲葱龙网":神像铠甲上繁密蛛网。

"钜公步辇迎句芒":天子乘着轿迎奉木神,

"复道扫尘燕彗长":阁道触尘似彗星来往。

# 彗:一作篲。,燕:一作鸾。,扫:一作拂。

"豹尾竿前赵飞燕":豹尾仪仗前有赵飞燕,

"柳风吹尽眉间黄":春风吹掉眉间粉饰黄。

"碧草含情杏花喜":青草怀深情杏花喜悦,

"上林莺啭游丝起":上林苑莺鸣蛛丝浮起。

"宝马摇环万骑归":骏马摇摆环佩万骑回,

"恩光暗入帘栊里":恩泽悄悄进入闺阁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了《汉皇迎春词》一诗。在该诗中,前四联笔力集中,着重勾勒了天子举办迎春活动的宏大场面,那场面热闹非凡、气势恢宏;后三联则笔锋一转,聚焦于赵飞燕姊妹失宠后又重获恩宠的种种具体情形,情节跌宕起伏。整首诗运用了极尽铺陈藻饰的创作手法,无论是汉宫迎春仪仗所展现出的奢华富丽之姿,还是上林苑风光呈现出的绮丽旖旎之态,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细腻精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描写宫廷迎春的诗。诗中铺陈汉宫迎春仪仗之恢宏富丽,描绘上林风光之绮丽旖旎,于铺叙藻饰之间,极尽其辞藻华美、叙事详尽之妙。

2. 写作手法

象征:诗中“迎春”不仅是季节更迭的仪式,更被赋予政治隐喻,以“葱茏网”“游丝起”象征权力斗争与情欲泛滥,暗示汉皇沉溺美色、荒废朝政。赵飞燕姐妹的“失宠”与“得宠”通过“杏花喜”“恩光入帘”等意象形成对比,暗喻宫廷权力更迭的残酷性。对比:“弃置画神不敬”与“大张旗鼓迎句芒”的对比,讽刺统治者重色轻政的荒唐。

3. 分段赏析

“春草芊芊晴扫烟,宫城大锦红殷鲜。海日初融照仙掌,淮王小队缨铃响。”开篇“春草芊芊晴扫烟”,描绘出春日里青草茂盛,在晴朗的天气下仿佛扫去了烟雾,营造出清新、明朗的氛围。“宫城大锦红殷鲜”,将宫城装饰比作鲜艳的大锦,展现出宫城的华丽与庄重。“海日初融照仙掌”,海上的初升太阳光芒柔和,照耀着仙掌(可能指宫中的装饰或仪仗),画面极具美感与神圣感。“淮王小队缨铃响”,淮王(这里可能借指皇帝或皇室成员)的小队出行,缨铃作响,增添了仪仗的威严与灵动,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共同勾勒出春日宫城的热闹与华丽。“猎猎东风焰赤旗,画神金甲葱茏网。钜公步辇迎句芒,复道扫尘燕彗长。”“猎猎东风焰赤旗”,东风劲吹,赤色的旗帜猎猎作响,仿佛燃烧的火焰,渲染出热烈、激昂的气氛。“画神金甲葱茏网”,描绘出仪仗中画有神像、身着金甲的卫士,他们排列整齐如葱茏的网,凸显出仪仗的壮观与威严。“钜公步辇迎句芒”,钜公(指朝廷重臣)乘坐步辇迎接句芒(春神),体现出对迎春仪式的重视。“复道扫尘燕彗长”,复道(楼阁间的通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长长的燕彗(扫帚)暗示了清扫工作的细致,进一步烘托出仪式的庄重与严谨。“豹尾竿前赵飞燕,柳风吹尽眉间黄。碧草含情杏花喜,上林莺啭游丝起。”“豹尾竿前赵飞燕”,豹尾竿是仪仗的一种,这里以赵飞燕来比喻仪仗中的女子,其轻盈美丽之态跃然纸上。“柳风吹尽眉间黄”,柳风轻拂,仿佛吹去了女子眉间的愁绪或装饰,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碧草含情杏花喜”,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碧草和杏花以人的情感,生动地描绘出春日里万物生机勃勃、充满喜悦的景象。“上林莺啭游丝起”,上林苑中黄莺婉转啼鸣,游丝飘荡,进一步渲染出春日的欢快与美好,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宝马摇环万骑归,恩光暗入帘栊里。”“宝马摇环万骑归”,描绘出众多骑着宝马、马环摇动的骑士归来,场面宏大壮观,展现出迎春仪式的圆满结束和队伍的威武气势。“恩光暗入帘栊里”,“恩光”象征着皇帝的恩泽,恩泽暗暗地进入帘栊之中,暗示着皇帝的恩泽如同这春日的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给人们带来温暖与希望,也体现出宫廷迎春活动所蕴含的政治意义和文化内涵,即皇帝通过迎春仪式来彰显自己的仁德与威严,恩泽万民。

4. 作品点评

诗作前四联精心勾勒天子迎春之盛景,后三联则徐徐铺展赵飞燕姊妹由失宠至受宠的跌宕情形。虽诗中未直接言及迎新弃旧之事,然细察前四联,天子弃置“画神”而不敬,致使其衍生出“葱茏网”之乱象,却转而大张旗鼓迎奉“句芒”之神,此等行径恰可类比出汉皇薄待皇后、厚宠妃嫔之态。此诗不仅对“汉皇”喜新厌旧之行径予以辛辣讽刺,更隐隐流露出对飞燕的深切同情。而这抹同情之色,实难言与诗人自身被弃之遭遇毫无关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许浑《江上逢友人》

下一篇:唐·胡曾《咏史诗·河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