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巷斜临一水间":蜿蜒的小巷斜对着潺潺流水,隔水相望,
# 曲巷:小巷。
"小门终日不开关":小门扇整日不开而关。
"红珠斗帐樱桃熟":红色珠帘低垂的床帐边,樱桃已熟透欲滴,
# 樱桃:形容红珠。,斗帐:即小账,因形如覆斗,故名。此处喻指茂盛如斗帐的樱桃树。,红珠:即樱桃。
"金尾屏风孔雀闲":屏风上的金尾孔雀,仪态娴雅。
# 金尾屏风孔雀闲:此句谓屏风上的金尾孔雀,仪态娴雅。
"云髻几迷芳草蝶":如云的发髻几乎迷住芳草间的蝴蝶,
# 云髻:古代妇女的一种高耸的发髻。
"额黄无限夕阳山":额黄无界似夕阳与山。
# 无限:刘学锴认为,无限犹隐约,边界不清晰。此句谓妇女额头上的额黄形如夕阳映照下的山峦。,额黄:古代妇女在额头上涂抹黄色为妆。
"与君便是鸳鸯侣":我与你就是一对夫妻,
"休向人间觅往还":不要在尘世求取往还。
# 休:一作不。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出游诗。描绘了曲巷斜临水边,小门终日紧闭的幽静居所,屋内红珠装饰的斗帐与成熟的樱桃相互映衬,金尾屏风旁孔雀悠闲。还刻画了女子云髻吸引芳草间蝴蝶,额黄如夕阳下的山峦。表达了诗人对出游所见美景以及与同伴共处氛围的喜爱,流露出对如同鸳鸯伴侣般宁静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通过描绘曲巷、小门、樱桃、孔雀等一系列景物,营造出宁静优美的环境氛围,借此抒发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如“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简单的环境描写就透露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静谧。
3. 分段赏析
首联“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勾勒出游玩之地的整体环境,曲巷斜靠着水流,小门整日紧闭,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为全诗定下基调,引发读者对门内景象的好奇。颔联“红珠斗帐樱桃熟,金尾屏风孔雀闲。”转入屋内场景的描绘,红珠装饰的斗帐,成熟的樱桃,金尾屏风以及悠闲的孔雀,从色彩到神态,细腻地展现出屋内陈设的精致与闲适,透露出一种悠然的生活气息。颈联“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刻画女子形象,以云髻吸引蝴蝶,额黄如夕阳山,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美丽与娇俏,使画面更加鲜活。尾联“与君便是鸳鸯侣,休向人间觅往还。”直接抒情,表达诗人希望与同伴成为鸳鸯伴侣,不再寻求尘世其他往来的愿望,点明对这种宁静、美好的生活与相处氛围的向往。
上一篇:唐·翁宏《秋残》
下一篇:唐·王维《辋川集·茱萸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