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ǎi
huā
xíng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cháng
ān
bǎi
huā
shí
fēng
jǐng
qīng
rén
jiǔ
chù
wén
yuè
chūn
fēng
lián
dòng
wēi
líng
xiǎo
zhuó
hóng
yàn
chū
qiáng
tóu
xuě
guāng
yìng
lóu
jiǎo
fán
yùn
sōng
zhú
yuǎn
huáng
rào
luò
lín
shèng
chóu
qīng
yān
tuō
mǎn
tíng
dàng
hún
zhào
chéng
dān
làn
màn
diān
kuáng
piāo
líng
quàn
xíng
shí
jié
wǎn
wǎn
qīng
yīn
chí
wéi
yǒu
ān
shí
liú
dāng
xuān
wèi

译文

长安百花盛开的时节,景色最适宜人们尽情游乐。没有人不买酒畅饮,到处都能听到音乐声。春风整夜吹拂,微雨在拂晓时洗涤着万物。红色的花朵像火焰般探出墙头,白色的花朵如雪花般映照楼角。繁密的紫色花朵与松竹相互映衬,远处黄色的花朵围绕着篱落。走在路上不禁生出忧愁,轻烟般的愁绪不知该寄托何处。满庭的繁花令人心醉神迷,花朵的光彩把廊庑映照得一片通红。百花烂漫簇拥,人们尽情狂欢,花朵飘零似乎在劝人及时行乐。时节容易变迁,傍晚的清阴覆盖着池阁。只有安石榴在轩前绽放,慰藉着我的寂寞。

逐句剖析

"长安百花时":长安百花盛开的时节,

"风景宜轻薄":景色最适宜人们尽情游乐。

# 轻薄:放浪。

"无人不沽酒":没有人不买酒畅饮,

"何处不闻乐":到处都能听到音乐声。

"春风连夜动":春风整夜吹拂,

"微雨凌晓濯":微雨在拂晓时洗涤着万物。

# 濯:雨飘洒貌。,凌晓:天亮时。

"红焰出墙头":红色的花朵像火焰般探出墙头,

# 红焰:指红花。

"雪光映楼角":白色的花朵如雪花般映照楼角。

# 雪光:喻花色。

"繁紫韵松竹":繁密的紫色花朵与松竹相互映衬,

"远黄绕篱落":远处黄色的花朵围绕着篱落。

"临路不胜愁":走在路上不禁生出忧愁,

# 不胜:禁不住。

"轻烟去何托":轻烟般的愁绪不知该寄托何处。

# 轻烟:喻花之飘飞。

"满庭荡魂魄":满庭的繁花令人心醉神迷,

"照庑成丹渥":花朵的光彩把廊庑映照得一片通红。

# 丹渥:如丹砂一样红润。

"烂熳簇颠狂":百花烂漫簇拥,人们尽情狂欢,

# 颠狂:放荡不羁。,烂熳:花勃发而色彩鲜明。

"飘零劝行乐":花朵飘零似乎在劝人及时行乐。

"时节易晼晚":时节容易变迁,

# 晼晚:日暮,喻人年老。,时节:指时光。

"清阴覆池阁":傍晚的清阴覆盖着池阁。

"唯有安石榴":只有安石榴在轩前绽放,

# 安石榴:即石榴,夏日开花。

"当轩慰寂寞":慰藉着我的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百花行》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之手,其创作年份虽难以精准确定,但从诗中描绘的景象推测,极有可能是刘禹锡初入长安时所作。彼时,长安盛行观花之风,此诗便是对这一时期长安春日繁华行乐景象的生动记录。诗中展现出长安百花盛开之时,景色旖旎,令人陶醉。大街小巷弥漫着欢快的氛围,众人纷纷沽酒作乐,处处能听闻悠扬的音乐声。诗人以细腻笔触,刻画了春日里百花在春风微雨的滋润下,或红焰出墙,或雪光映楼,繁紫远黄相互映衬的绚丽画面。在这大好春光中,人们尽情享受,平日的矜持、烦恼皆抛诸脑后,唯有沉浸在烂漫颠狂的行乐之中,方能不负这美好春色,侧面反映出当时长安的繁华与人们对春日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为动态描写,描绘春风吹拂、微雨洗涤的动态画面,展现春日的生机活力;“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则是静态描写,刻画花朵如红焰、似雪光的静态姿态,动静相衬,使诗歌画面更具层次感与立体感。借景抒情:诗中描绘长安百花盛开时众人置酒奏乐、尽情行乐的场景,通过对这一热闹景象的描写,抒发诗人对美好春光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使情感表达自然而真挚。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点明长安百花盛开的时节,景色宜人,人们尽情享受春光,奠定了欢快的基调。“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生动描绘出长安春日里,人们纷纷沽酒畅饮,处处音乐悠扬的热闹场景,展现出浓厚的欢乐氛围。“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细腻刻画春日里百花的生长环境与姿态。春风微雨滋润着百花,花朵或如红焰般探出墙头,或似雪光映照楼角,繁紫的花朵与松竹相互映衬,远黄的花儿围绕着篱落,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春日百花图。“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在这美好的春光中,诗人却生出一丝忧愁,轻烟般的愁绪无处寄托。但满庭的繁花又令人心醉神迷,花朵的烂漫促使人们尽情行乐,展现出诗人面对春日美景时复杂的情感。“时节易晼晚,清阴覆池阁。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时光易逝,春日将尽,清阴覆盖池阁,此时唯有安石榴在轩前绽放,慰藉着诗人的寂寞,在欢乐的氛围中增添了一丝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郑谷《赠别》

下一篇:唐·刘禹锡《重答柳柳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