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蝶小徘徊":一只孤独的蝴蝶在空中轻轻徘徊,
"翩翾粉翅开":优雅地展开粉色的翅膀。
# 翩翾:轻飞,小飞。张华《鹪鹩赋》:“盲翩翾之陋体兮,无玄黄以自责。”注:“翩翾,小飞貌。”
"并应伤皎洁":它似乎因为自身的高洁美丽而感到忧伤,
# 伤皎洁:以皎洁而伤,意谓因己之皎洁而感伤。,并应:似为、似是。并,动词,如、似。武元衡《送田三端公还鄂州》:“青油幕里人如玉,黄鹤楼中月并钩。”如,并对文互通;月并钩,月如钩也。
"频近雪中来":频繁地靠近雪中飞舞。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通过描写蝴蝶的形象,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诗中的蝴蝶象征着纯洁与美丽,而其频繁飞近雪中,则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抗拒和对纯洁世界的向往。“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通过蝴蝶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纯洁心灵的追求。拟人:诗人赋予蝴蝶以人的情感和行为,使其具有了“伤皎洁”的情感。“并应伤皎洁。”中的“伤”字,将蝴蝶人格化,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以小见大:“孤蝶小徘徊,翩翾粉翅开。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诗人通过描写蝴蝶这一微小生物的行为,反映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纯洁世界的向往。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使诗的主题更加深刻。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孤蝶小徘徊,翩翾粉翅开。”这两句描绘了一只孤独的蝴蝶在空中徘徊,轻盈地展开粉红色的翅膀。诗人用“孤蝶”象征纯洁与孤独,通过蝴蝶的轻盈舞动,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宁静的美感。后两句:“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蝴蝶的行为。诗人认为蝴蝶似乎对洁白的雪感到伤感,因此频繁地飞向雪中。这里的“伤皎洁”暗示了蝴蝶对纯洁之美的向往,而“频近雪中来。”则象征着诗人对世俗的抗拒和对纯净世界的追求。
3. 作品点评
《蝶》这首诗通过描绘蝴蝶在雪中飞舞的景象,展现了李商隐对纯洁、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无奈。诗人以蝴蝶的孤独徘徊和对洁白雪花的亲近,象征性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世界中难以安享宁静的感慨。这种对自然与内心净土的向往,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应珍视内心的宁静与纯真。
上一篇:唐·孙鲂《题金山寺》
下一篇:唐·张佐《秦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