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北原南草色新":水北原南的小草刚刚露出嫩芽,颜色青青,草色焕然一新,
# 原:指乐游原,在长安东南,也是当时长安士女常来登赏之地。,水:指曲江池,是唐代长安最大的风景区。
"雪消风暖不生尘":雪水消融,暖风吹拂,不再尘土飞扬。
"城中车马应无数":城中的车马想必络绎不绝,
"能解闲行有几人":但能够懂得在这美好的春日里悠闲出行的人又有几个呢。
# 能解闲行:能理解闲游的乐趣。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与贾岛闲游》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和城市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忙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世俗之累的反思,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闲适诗。
2. 分段赏析
开头两句点明诗人对城外初春景色的感觉。去年的冬天,诗人被困倦于长安繁忙的事务,难得在外边闲游。而此时的长安城外,正值雪融初春,是踏青游玩的好时机。于是他们一起来到城外一看,果然春郊的景色给人一种新意。“水北原南草色新”这句描绘了春天原野的生机与宁静。河水北岸,原野南边,草色焕然一新,展现了大地复苏的景象。草色新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雪消风暖不生尘”这句描绘了春天的气候温暖宜人,环境清新宁静。积雪融化,和风送暖,空气中不再扬起尘土。雪消风暖,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清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气候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此两句是铺叙,尽数城外好春色,为下面的议论做铺垫。“城中车马应无数”这句描绘了城市生活的繁忙与喧嚣。城中的车马想必络绎不绝,形容城市生活的繁忙与喧嚣。“能解闲行有几人”这句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忙的感慨。真正懂得悠闲漫步、享受生活的人又有几个呢?此句乃张籍的的感慨之叹。他和贾岛也曾为进取忙碌不已,但功效甚微,贾岛还一度看破尘事为僧。而此时二人从繁乱的长安城中解脱出来,来到这城外闲游,才觉是另外一种境界。一个“闲”,涵意颇深,有心闲与身闲之分。身闲者,不若心闲者也。而那些在城中整天忙于争名夺利,是无法体会这城外的好春色的。诗人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忙的感慨。
3. 作品点评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意境深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城市的喧嚣,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草色新”“雪消风暖”和“不生尘”等词语的表现力很强,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全诗在写法上先着力渲染水北原南好春色,后对城中忙碌之车马发表感叹。这种先叙后议的写法,与他通常写诗只叙不议有很大的不同。被后人誉为“寓奇崛于寻常之中”,看似平淡,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