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án
yuán
 zuò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chén
xuān
wéi
xiān
yǎng
tián
lín
jìn
sān
jìng
zhí
guǒ
yíng
qiān
shù
yuè
rèn
tuī
qiān
sān
shí
yóu
wèi
shū
jiàn
shí
jiāng
wǎn
qiū
yuán
chén
xīng
duō
huái
怀
zhòu
zuò
cháng
guǎ
chōng
tiān
xiàn
hóng
鸿
zhēng
shí
xiū
wàng
duàn
jīn
mén
láo
cǎi
qiáo
xiāng
zhī
cháo
duān
qīn
shuí
néng
wèi
yáng
xióng
jiàn
gān
quán

译文

陋居远离尘世的喧闹,先辈生活得淡泊素朴。选择邻居靠近高贤,种植着上千株果树。到了我却任凭时光推迁,年已三十还没有被知遇。学书学剑都已为时太晚,在田园把岁月白白耽误。清早起来独自多有感怀,白天坐着常常少能解悟。羡慕冲天而飞的鸿鹄,羞当鸡鸭只知争食物。对着金马门望穿双眼,唱着劳作歌走在采樵路。穷乡僻壤没有知己,朝廷重臣中无亲无故。谁能替才比扬雄的人,推荐上一篇《甘泉赋》。

逐句剖析

"弊庐隔尘喧":陋居远离尘世的喧闹,

# 隔尘喧:《饮酒二十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惟先养恬素":先辈生活得淡泊素朴。

# 恬素:恬淡素朴。,养:涵养。,先:先辈,指自己的先祖。

"卜邻近三径":选择邻居靠近高贤,

# 近三径:原作“劳三径”,宋本和《全唐诗》作“近三径。”近“一作劳。,卜邻:择邻。

"植果盈千树":种植着上千株果树。

# 植果盈千树:《三国志·吴志·孙休传》注引《襄阳记》:“(李)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

"粤余任推迁":到了我却任凭时光推迁,

# 推迁:时间推移。,粤:语助词,无意义。

"三十犹未遇":年已三十还没有被知遇。

# 三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书剑时将晚":学书学剑都已为时太晚,

# 书剑:读书击剑,指文武兼能。少悟,犹言难以理解。

"丘园日已暮":在田园把岁月白白耽误。

# 已:一作空。

"晨兴自多怀":清早起来独自多有感怀,

"昼坐常寡悟":白天坐着常常少能解悟。

# 寡悟:少悟,犹言难以理解。此就“未遇”而言。

"冲天羡鸿鹄":羡慕冲天而飞的鸿鹄,

# 冲天:《韩非子·喻老》:“有鸟止南方之阜……虽无飞,飞必冲天。”

"争食羞鸡鹜":羞当鸡鸭只知争食物。

# 羞:一作嗟。

"望断金马门":对着金马门望穿双眼,

"劳歌采樵路":唱着劳作歌走在采樵路。

# 劳歌:劳作之歌。

"乡曲无知己":穷乡僻壤没有知己,

# 乡曲:犹乡里。曲,乡以下的行政区划。

"朝端乏亲故":朝廷重臣中无亲无故。

# 朝端:朝臣之首。

"谁能为扬雄":谁能替才比扬雄的人,

# 扬雄:汉成帝时蜀人。好学深思,每作赋,常拟司马相如以为式。客有荐扬雄文似相如者,帝令待诏承明殿。后随帝郊祀甘泉宫,还,奏上《甘泉赋》。事见《汉书》本传。

"一荐甘泉赋":推荐上一篇《甘泉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田园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古诗,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远离世俗纷扰、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中描绘了与高洁之士为邻、沉浸于自然之美的悠然岁月。同时,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虽怀揣书剑之志却未获施展、岁月空老于家园的深沉感慨,深刻展现了内心深处对仕途进取的热切向往与坚守独立人格之间的微妙冲突。整首诗情感真挚,言志抒怀浑然一体,语言质朴而不失雅致,善用对偶句式,使得诗作在淡泊中蕴含着豪迈之气,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愈品愈觉醇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正值诗人年届而立、约三十岁之际,彼时他隐居于襄阳(此处“裹阳”或为“襄阳”之误)涧南园的田园之中。尽管诗题定为《田园作》,但其内容并非单纯描绘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宁静,而是借田园之景,更深层次地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田园诗。表现了其渴望仕途进取与保持独立人格的内心矛盾冲突,抒发了他胸怀大志而无人举荐的悲愤感慨。

2. 写作手法

比喻:“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抬头仰望,他羡慕那冲天高飞的鸿鹄;低首俯视,他鄙弃那争食逐利的鸡鹜。鸿鹄喻志向远大之人,鸡鹜比凡俗平庸之辈。两个生动而形象的比喻,将诗人胸怀大志而羞与世俗争利的高尚情操具体明白地抒写了出来。对偶:“卜邻近三径”化用西汉蒋诩隐居开三径之典,暗喻诗人与高士为邻,追求隐逸之志。“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借扬雄作《甘泉赋》待荐之典,抒发渴望被赏识却无人举荐的悲愤。衬托:“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这里诗人连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与高人隐士结友为邻,不与凡夫俗子交往;有大自然赐予的众多果树可养家活口,不必为生计而疲于奔波。进一步写出家园环境的消幽宁静,衬托出自己情怀的高雅美好。用典:“卜邻近三径”化用西汉蒋诩隐居开三径之典,暗喻诗人与高士为邻,追求隐逸之志。“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借扬雄作《甘泉赋》待荐之典,抒发渴望被赏识却无人举荐的悲愤。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多重意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与物质生活的辩证思考。前四句以“弊庐隔尘喧”与“卜邻近三径”形成空间对照,前者通过“隔”字构建物理屏障,后者借助“三径”典故(《三辅决录》蒋诩三径之典)建立文化屏障,共同构成隐逸生活的双重维度。“恬素”一词的双重指向——既指物质简朴又含精神淡泊——配合“养”字的历时性表达,揭示了这种生活状态的形成过程包含着家族传统与主观修养的双重因素。中间四句转入环境描写,“植果盈千树”的实景与“千头木奴”典故(《襄阳记》李衡种橘典)形成虚实相映,既具象呈现庄园规模,又暗含经济自足的隐逸理想。这种物质基础与“远人境”的精神追求相互映衬,构建出完整的隐逸图景。诗歌在表层田园叙事中暗藏情感张力。前八句铺陈的隐逸生活,在“俱怀鸿鹄志”的心理背景下形成反讽结构——“冲天羡鸿鹄”与“争食羞鸡鹜”的意象并置,通过动物隐喻(鸿鹄/鸡鹜)形成价值二元对立,既展现精神超越的姿态,又暴露现实困顿的无奈。“望断金马门”的凝视动作与“劳歌采樵路”的行为选择构成戏剧性冲突,折射出士人“入世”与“出世”的典型困境。末四句的抒情突破隐逸表象,直指功业诉求。扬雄自况的修辞(《汉书·扬雄传》甘泉赋典)将个人际遇纳入历史坐标系,“无人荐”的慨叹既是对现实的批判,也暗含对荐举制度的认知。全诗在田园表象下涌动的功业焦虑,最终凝结为“穷乡僻野”与“君门九重”的空间对立,完成士人精神困境的诗意呈现。

4. 作品点评

孟浩然此诗语言天然去饰,毫无刻意雕琢之痕,尽显其诗歌平易近人、质朴无华且清淡自然的艺术特质。诗作虽仅聚焦于家居田园之景,抒发无人引荐、壮志难酬之憾,思想深度或未臻宏阔,但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刻画却细腻入微、真切动人。从田园生活所蕴含的恬淡素雅之趣,到内心深处因志向难伸而产生的矛盾挣扎;从对功名前程的日夜萦怀,到渴望被赏识举荐的急切期盼,情感层层递进,自然流畅,意境悠远醇厚,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诗为五言古体,直抒胸臆,写得情真意切,气势充沛,怨思抑扬,震撼人心。

现代陶文鹏《王维孟浩然诗选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周昙《三国门·王表》

下一篇:唐·杨炯《送临津房少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