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ài
niáng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tài
niáng
jiā
běn
chāng
mén
西
mén
qián
绿
shuǐ
huán
jīn
yǒu
shí
zhuāng
chéng
hǎo
tiān
zǒu
shàng
gāo
qiáo
zhé
huā
fēng
liú
tài
shǒu
wéi
shàng
shū
páng
jiàn
tíng
sǔn
dǒu
liáng
míng
zhū
niǎo
chuán
gàn
xiǎn
yíng
zhuān
chéng
cháng
huán
yún
jǐn
yīn
luó
jiàn
chéng
qīng
xué
jīng
hóng
鸿
shuǐ
xiè
chūn
chuán
shàng
lán
táng
cóng
láng
西
chéng
zhōng
guì
yóu
zān
xiāng
lián
lóng
huán
huǎn
shì
bào
míng
yuè
xiān
zhǐ
shēng
fēng
fán
huá
dàn
yǒu
xiāo
xiē
jiàn
guāng
shēng
jué
luò
yáng
jiù
zhái
shēng
cǎo
lái
líng
xiāo
xiāo
sōng
bǎi
āi
zhuāng
lián
chóng
wǎng
hòu
jiǎn
shān
qīng
hán
huī
zhōu
shǐ
zhāng
gōng
bái
xīn
dào
tóng
tuó
yán
mǎi
xiào
zhì
huáng
jīn
yuè
duò
yún
zhōng
cóng
shǐ
ān
zhī
niǎo
zuò
fēi
hún
zhāo
guī
qín
jiā
jìng
yǒu
qián
shí
jié
hán
shòu
寿
xiāng
xiāo
qiè
shān
chéng
shǎo
rén
jiāng
shuǐ
duàn
yàn
āi
yuán
fēng
zhū
xián
jué
wèi
zhī
yīn
yún
bìn
wèi
qiū
fēng
yān
fēi
jiù
shí
mèng
xún
guī
duō
cēn
jiāng
qiān
háng
lèi
gèng
xiāng
jiāng
bān
zhú
zhī
bìng
yǐn
tài
niáng
běn
wéi
shàng
shū
jiā
ōu
zhě
chū
shàng
shū
wéi
jùn
zhī
mìng
yuè
gōng
huì
zhī
shǐ
使
zhī
qiě
wǔ,
jìn
shù
èr
suì
xié
zhī
guī
jīng
shī
jīng
shī
duō
xīn
shēng
shàn
gōng
shì
yòu
juān
xīn
shēng
ér
tài
niáng
míng
wǎng
wǎng
jiàn
chēng
guì
yóu
zhī
jiān
yuán
chū,
shàng
shū
hōng
dōng
jīng
tài
niáng
chū
mín
jiān
jiǔ
zhī
wéi
zhōu
shǐ
zhāng
xùn
suǒ
hòu
xùn
zuò
shì
zhé
líng
jùn
xùn
tài
niáng
suǒ
guī
huāng
qiě
yuǎn
yǒu
néng
zhī
róng
zhě
bào
yuè
ér
yīn
jiāo
shā
bēi
yīn
jiāo
shā
bēi
luò
)。
)。
wén
zhī
wéi
shì
yuè
yún

译文

泰娘的家原本在苏州阊门西边,门前碧绿的河水环绕着金色似的堤岸。有时,女子精心梳妆,正逢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走上皋桥去折花嬉戏玩耍。风流倜傥的太守韦尚书,在路旁偶然看见泰娘,便停下了自己的车马。用斗来量明珠当作聘礼,派鸟儿传递情意,用天青色车幔的车子把泰娘迎入他所管辖的城市中居住。泰娘长长的发鬟像云一样,衣衫像雾一样轻柔缥缈,绫罗做成的垫褥上迈着轻盈的步伐。在春天的水榭中学习如惊鸿般优美的舞蹈,在日暮时分于华丽的厅堂为尊贵的客人歌唱。跟随韦尚书西入京城,与贵族们交往,他们佩戴着华美的冠饰,出入在香气弥漫的帘幕之间。低头慢慢看月亮,纤细的手指拨动乐器,弹出带有胡地风情的曲调。一旦繁华消逝,韦尚书的题剑失去光泽,他的脚步声也不再响起。洛阳的旧宅长满了野草,杜陵的松柏在风中萧萧作响,一片哀伤。泰娘的梳妆盒被虫网厚厚覆盖,像蚕茧一样,博山炉旁边倾倒着冰冷的炉灰。蕲州刺史张公子,骑着白马新来到洛阳铜驼里。张公子自己说不惜掷出黄金来买笑取乐,从这时起,泰娘的生活又开始了新的变化。谁能想到鵩鸟在座位边飞过,泰娘寂寞的旅魂再也招不回来了。泰娘的镜子还像秦嘉留下的镜子一样,留存着从前的装饰,而像韩寿偷香故事里的香气,在旧衣箱中早已消散。山城人烟稀少,江水碧绿,在风雨交加的傍晚,传来孤雁的哀鸣和猿猴的悲啼。泰娘为知音已去而不再弹奏琴弦,头发还没变白就暗自惋惜自己的命运。抬眼望去,眼前的风景已不是旧时模样,在梦中寻找归乡之路,却充满坎坷。怎么能将这千行泪水,再洒到湘江边的斑竹枝上呢。并引:泰娘原本是韦尚书家的歌妓,起初,韦尚书在吴郡任职时,得到她,命乐工教她弹奏琵琶,让她唱歌跳舞,没过多久,她就完全掌握了这些技艺,过了一两年,韦尚书带她回到京城长安。京城有很多擅长新曲的乐师,于是泰娘又舍弃了原来的技艺,学习用新的声腔来谱曲歌唱,从此她的名字,常常在贵族子弟中被称赏。元和初年,韦尚书在东京去世,泰娘流落到民间生活,很久之后,她被蕲州刺史张逊纳为妾室。后来张逊因事获罪,被贬到武陵郡居住,张逊死后,泰娘失去了依靠,武陵地处荒远之地,没有人了解她的容貌和才艺,所以她每天抱着乐器痛哭,那声音干涩而悲凉。有位客人听闻她的遭遇,便作歌叙述此事,将其续入乐府诗中。

逐句剖析

"泰娘家本阊门西":泰娘的家原本在苏州阊门西边,

# 阊门:城门名。在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唐代阊门一带是十分繁华的地方,地方官吏常在此宴请和迎送宾客。

"门前绿水环金堤":门前碧绿的河水环绕着金色似的堤岸。

"有时妆成好天气":有时,女子精心梳妆,正逢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走上皋桥折花戏":走上皋桥去折花嬉戏玩耍。

# 皋桥:在阊门内。皋:一作高。

"风流太守韦尚书":风流倜傥的太守韦尚书,

"路傍忽见停隼旟":在路旁偶然看见泰娘,便停下了自己的车马。

"斗量明珠鸟传意":用斗来量明珠当作聘礼,派鸟儿传递情意,

"绀幰迎入专城居":用天青色车幔的车子把泰娘迎入他所管辖的城市中居住。

# 绀幰:天青色车幔。

"长鬟如云衣似雾":泰娘长长的发鬟像云一样,衣衫像雾一样轻柔缥缈,

"锦茵罗荐承轻步":绫罗做成的垫褥上迈着轻盈的步伐。

"舞学惊鸿水榭春":在春天的水榭中学习如惊鸿般优美的舞蹈,

"歌传上客兰堂暮":在日暮时分于华丽的厅堂为尊贵的客人歌唱。

# 传:一作撩。

"从郎西入帝城中":跟随韦尚书西入京城,

"贵游簪组香帘栊":与贵族们交往,他们佩戴着华美的冠饰,出入在香气弥漫的帘幕之间。

"低鬟缓视抱明月":低头慢慢看月亮,

"纤指破拨生胡风":纤细的手指拨动乐器,弹出带有胡地风情的曲调。

# 破拨:琵琶的弹奏方法。

"繁华一旦有消歇":一旦繁华消逝,

"题剑无光履声绝":韦尚书的题剑失去光泽,他的脚步声也不再响起。

"洛阳旧宅生草莱":洛阳的旧宅长满了野草,

"杜陵萧萧松柏哀":杜陵的松柏在风中萧萧作响,一片哀伤。

"妆奁虫网厚如茧":泰娘的梳妆盒被虫网厚厚覆盖,像蚕茧一样,

"博山炉侧倾寒灰":博山炉旁边倾倒着冰冷的炉灰。

"蕲州刺史张公子":蕲州刺史张公子,

# 张公子:指张放,西汉酷吏张汤五世孙。

"白马新到铜驼里":骑着白马新来到洛阳铜驼里。

"自言买笑掷黄金":张公子自己说不惜掷出黄金来买笑取乐,

"月堕云中从此始":从这时起,泰娘的生活又开始了新的变化。

# 月堕云中:一作月坠云收。

"安知鵩鸟座隅飞":谁能想到鵩鸟在座位边飞过,

"寂寞旅魂招不归":泰娘寂寞的旅魂再也招不回来了。

"秦嘉镜有前时结":泰娘的镜子还像秦嘉留下的镜子一样,

# 嘉:一作家。

"韩寿香销故箧衣":留存着从前的装饰,而像韩寿偷香故事里的香气,在旧衣箱中早已消散。

"山城少人江水碧":山城人烟稀少,江水碧绿,

"断雁哀猿风雨夕":在风雨交加的傍晚,传来孤雁的哀鸣和猿猴的悲啼。

"朱弦已绝为知音":泰娘为知音已去而不再弹奏琴弦,

"云鬓未秋私自惜":头发还没变白就暗自惋惜自己的命运。

"举目风烟非旧时":抬眼望去,眼前的风景已不是旧时模样,

"梦寻归路多参差":在梦中寻找归乡之路,却充满坎坷。

# 寻:一作归。

"如何将此千行泪":怎么能将这千行泪水,

"更洒湘江斑竹枝":再洒到湘江边的斑竹枝上呢。

"并引":并引:

"泰娘本韦尚书家护讴者":泰娘原本是韦尚书家的歌妓,

"初尚书为吴郡":起初,韦尚书在吴郡任职时,

"得之":得到她,

"命乐工诲之琵琶":命乐工教她弹奏琵琶,

"使之歌且舞":让她唱歌跳舞,

"无几何":没过多久,

"尽得其术":她就完全掌握了这些技艺,

"居一二岁":过了一两年,

"携之以归京师":韦尚书带她回到京城长安。

"京师多新声善工":京城有很多擅长新曲的乐师,

"于是又捐去故技":于是泰娘又舍弃了原来的技艺,

"以新声度曲":学习用新的声腔来谱曲歌唱,

"而泰娘名字":从此她的名字,

"往往见称于贵游之间":常常在贵族子弟中被称赏。

"元和初":元和初年,

"尚书薨于东京":韦尚书在东京去世,

"泰娘出居民间":泰娘流落到民间生活,

"久之":很久之后,

"为蕲州刺史张逊所得":她被蕲州刺史张逊纳为妾室。

"其后逊坐事":后来张逊因事获罪,

"谪居五武陵郡":被贬到武陵郡居住,

"逊卒":张逊死后,

"泰娘无所归":泰娘失去了依靠,

"地荒且远":武陵地处荒远之地,

"无有能知其容与艺者":没有人了解她的容貌和才艺,

"故日抱乐器而哭":所以她每天抱着乐器痛哭,

"其音焦杀以悲":那声音干涩而悲凉。

"客闻之":有位客人听闻她的遭遇,

"为歌其事以续于乐府云":便作歌叙述此事,将其续入乐府诗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泰娘歌》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通过描绘泰娘的家世、技艺、遭遇以及她的美貌和才华,展现了泰娘一生的坎坷命运。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达官贵人蓄养艺伎的风气和当时社会的某些阴暗面,表达了诗人对泰娘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当作于刘禹锡谪居朗州期间。瞿蜕园所著《刘禹锡集笺证》(简称《篓证》)中辨析云:“细考诗意与彼时遭际,此诗当为刘禹锡在朗州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歌女的七言古诗。此诗描写了唐代家伎泰娘的不幸生活片段及其感怀伤情,表达了诗人对泰娘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用典,比如“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斗量明珠鸟传意,绀幰迎入专城居。”这四句化用汉代乐府《有所思》“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中“明珠”象征珍贵之物的意象,以“斗量明珠”极言权贵以财势攫取美色的奢靡风气,暗讽其将艺伎视为玩物的本质。

3. 分段赏析

“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绿水环金堤。”点明泰娘的出身地,描绘出其故居周边优美秀丽的环境,以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为泰娘这一人物出场渲染出温婉柔和的氛围,也暗示其原本宁静美好的生活。“有时妆成好天气,走上皋桥折花戏。”“妆成”“折花戏”,从日常行为细节勾勒出泰娘青春活泼、天真烂漫的形象,展现出她在未被卷入世事之前自在惬意的生活状态,为后文命运的转折做铺垫。“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风流太守”点明韦尚书身份特征,“忽见”“停隼旟”生动描绘出韦尚书偶然见到泰娘时的反应,侧面烘托出泰娘的出众,也开启了泰娘命运转变的契机。“斗量明珠鸟传意,绀幰迎入专城居。”“斗量明珠”极言聘礼之丰厚,“鸟传意”增添浪漫神秘色彩,“绀幰迎入”写出迎接的隆重,凸显泰娘受宠,也暗示其生活从平民到贵眷的巨大转变。“长鬟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运用比喻,将泰娘的发鬟比作云,衣衫比作雾,又以“锦茵罗荐”的华丽铺垫其步伐,细腻刻画泰娘的美丽动人与优雅姿态,展现其在富贵生活中的娇贵。“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舞学惊鸿”化用曹植《洛神赋》,以“惊鸿”喻舞姿轻盈美妙,“水榭春”“兰堂暮”点明时间地点,营造出优雅华贵的氛围,体现泰娘才艺出众,也描绘出她在富贵场合中的风光。“从郎西入帝城中,贵游簪组香帘栊。”叙述泰娘随韦尚书进入京城,“贵游簪组”展现出京城贵族的奢华与身份地位,“香帘栊”渲染出富贵生活的精致氛围。“低鬟缓视抱明月,纤指破拨生胡风。”“低鬟缓视”细腻描绘泰娘神态的温婉娇羞,“纤指破拨”写其弹奏动作,“生胡风”形容曲调特色,从神态、动作、音乐多方面展现泰娘才艺。“繁华一旦有消歇,题剑无光履声绝。”“繁华消歇”直言命运转折,“题剑无光”“履声绝”象征韦尚书离世,以物和声音的消逝渲染出繁华不再的凄凉落寞,为泰娘后续悲惨命运蓄势。“洛阳旧宅生草莱,杜陵萧萧松柏哀。”“生草莱”写出旧宅荒芜,“萧萧松柏哀”借景抒情,以洛阳旧宅与杜陵墓地的衰败凄凉之景,烘托出泰娘失去依靠后的孤寂哀伤,也暗示韦尚书去世后的萧条景象。“妆奁虫网厚如茧,博山炉侧倾寒灰。”“妆奁虫网厚如茧”“博山炉侧倾寒灰”,通过对泰娘闺房内妆奁、香炉等物品的描写,以虫网厚积、炉灰冰冷的细节,渲染出屋内的冷清荒废,侧面反映出泰娘生活的凄凉与无人问津。“蕲州刺史张公子,白马新到铜驼里。”引出张公子这一人物,点明其身份与到来地点,为泰娘命运再次转折埋下伏笔,平静的叙述中暗伏波澜。“自言买笑掷黄金,月堕云中从此始。”“自言买笑掷黄金”表现出张公子的豪爽与对泰娘的倾心,“月堕云中”运用比喻,暗示泰娘此后命运如月亮堕入云中般陷入不明朗的境地,预示着新的波折。“安知鵩鸟座隅飞,寂寞旅魂招不归。”“鵩鸟座隅飞”用贾谊遇鵩鸟而被贬的典故,暗示张公子遭遇变故,“寂寞旅魂招不归”渲染出泰娘失去依靠后孤独漂泊、魂无所依的凄凉,强化其悲剧色彩。“秦嘉镜有前时结,韩寿香销故箧衣。”运用秦嘉赠镜、韩寿偷香的典故,“秦嘉镜有前时结”写物是人非,泰娘的镜子还保留着从前装饰,“韩寿香销故箧衣”写香气消散,借旧物与典故传达出泰娘往昔美好不再,如今生活落寞的伤感。“山城少人江水碧,断雁哀猿风雨夕。”描绘出山城人烟稀少、江水空碧,在风雨交加的傍晚,断雁哀鸣、猿猴悲啼的凄凉景象,以景衬情,烘托出泰娘身处异乡、孤独寂寞、悲伤哀愁的心境。“朱弦已绝为知音,云鬓未秋私自惜。”“朱弦已绝为知音”用伯牙绝弦典故,表明泰娘因知音不再而不再弹奏,体现其对过往情感的珍视与决绝,“云鬓未秋私自惜”写她在青春尚在时就暗自惋惜命运,凸显其内心的无奈与悲叹。“举目风烟非旧时,梦寻归路多参差。”“举目风烟非旧时”直抒胸臆,写出泰娘眼前景象已非往昔,感慨世事变迁、命运无常,“梦寻归路多参差”则以梦境中归路坎坷,表达其归乡不得、漂泊无依的痛苦与迷茫。“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以娥皇、女英洒泪成斑竹的典故自比,反问句式加强语气,表现出泰娘内心极度的悲伤,将自己的眼泪与典故中人物相联系,深化其哀痛之情,传达出无尽的哀怨与凄凉。

4. 作品点评

综观全诗,叙述、描写、议论浑然交融,语言凝练畅达,用典浑然天成、不着痕迹,人物形象鲜活逼真、感人至深。诗作既直面现实,于叙事中寄寓感怀与讽喻,忧思之中蕴含愤懑,实乃诗人“托以自伤”的抒情言志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梦得最长于刻划,如《泰娘歌》“朱弦已绝为知音,云鬓未秋私自惜”,则如见狭邪人矜能炫色,摇摇靡泊之怀。

明末清初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戴叔伦《春怨》

下一篇:唐·元稹《新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