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女儿花":萱草如柔弱少女之花,
# 萱草:同“暖草”,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一种草。
"不解壮士忧":无法理解壮士深藏的忧患。
"壮士心是剑":壮士之心如利剑,
"为君射斗牛":愿为君主射落天穹的斗牛星辰。
# 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朝思除国雠":晨起思虑如何铲除国敌,
# 雠:一作难。一作仇。
"暮思除国雠":日暮仍念此志,日夜不息。
# 国雠:国家的仇敌。
"计尽山河画":谋略用尽于山河布局,
# 山河画:言谋画收复山河。
"意穷草木筹":思绪穷竭至草木皆成筹算。
# 草木筹:谓以草未为筹,演示战略战术。
"智士日千虑":智者每日千般思虑,
# 日千虑:极言所虑者多。
"愚夫唯四愁":愚者仅有四种浅薄愁绪。
"何必在波涛":何须待波涛汹涌时,
"然后惊沉浮":才惊觉人生起伏无常。
# 惊:一作生。
"伯伦心不醉":刘伶虽饮酒而心不迷醉,
"四皓迹难留":四皓的隐逸行迹终难长留世间。
"出处各有时":进退行藏皆有时运,
# 出处:出仕与归隐。
"众议徒啾啾":众人议论纷纷,不过徒劳喧哗。
# 啾啾:形容众声噜杂。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1. 分段赏析
“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两句以传统意象开篇。萱草本为象征忘忧的“女儿花”,诗人却反用其意,以“不解”二字凸显壮士与草木在情感维度上的隔阂,为全诗奠定沉郁基调。“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两句以剑喻心,化无形为具象。“射斗牛”既指剑气直冲斗牛星宿的豪迈想象,又暗含扫清寰宇的壮志豪情,动词“射”字赋予静态意象以凌厉动感。“朝思除国仇,暮思除国仇”两句通过重复句式强化情感浓度。“朝暮”时间词的叠加与“国仇”核心词的反复,将个人忧思升华为对家国命运的深沉关切,形成回环往复的咏叹效果。“计尽山河画,意穷草木筹”两句展现谋士的殚精竭虑。“计尽”“意穷”两个主谓短语形成工整对仗,“山河画”“草木筹”以具体物象代指谋略,体现出诗人对时局的深入考量。“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两句构建智者与愚者的二元对比。前者以“日千虑”凸显深思熟虑,后者以“唯四愁”暗讽目光短浅,通过反差手法深化对现实的批判性思考。“何必在波涛,然后惊沉浮”两句以反问句式振聋发聩。诗人突破“波涛沉浮”的常规隐喻,强调危机意识不应仅存于表面动荡,更应在和平时期保持清醒,展现超前的政治洞察力。“伯伦心不醉,四皓迹难留”两句连用典故深化主题。刘伶(伯伦)的佯狂醉酒与商山四皓的隐逸遁世形成对比,暗示无论出世入世皆难遂人意,折射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困惑。“出处各有时,众议徒啾啾”两句收束全篇。“各有时”暗含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徒啾啾”则以拟声词讽刺世俗议论的虚妄,在矛盾中保持清醒,体现出超越时代的精神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