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an
huā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徐夤浏览量:1
kàn
biàn
huā
shèng
huā
jiǎn
yún
xuě
zhàn
dān
shā
kāi
dāng
qīng
èr
sān
yuè
què
cháng
ān
qiān
wàn
jiā
tiān
zòng
nóng
huá
lìn
chūn
jiào
yāo
yàn
háo
shē
suí
hán
lìng
tóng
shí
fàng
bèi
zhòng
shuāng
sōng
xié
wàn
wàn
huā
zhōng
liú
qiǎn
xiá
qīng
rǎn
nèn
yín
ōu
néng
kuáng
qiān
jīn
huò
zhū
mén
wàn
hóu
zhāo
zhào
kāi
xié
jiǔ
kàn
fēng
chuī
luò
rào
lán
shōu
shī
shū
mǎn
jià
chén
āi
jìn
rén
lüè
tóu

译文

看遍了所有的花,没有能胜过这牡丹花的,牡丹花如同裁剪云朵、披上白雪再蘸染上丹砂般艳丽。牡丹开放在春天的二三月间,使得长安众多人家耗费大量钱财观赏牡丹。上天让牡丹如此艳丽,消除了人们的节俭之心,春天让牡丹这般妖冶,助长了奢靡之风。牡丹不随着寒冷的时令与其他花同时开放,应当多种些松树来辟邪。在万千花朵中牡丹是最出众的,牡丹如同被浅霞轻轻染过的嫩银杯般娇艳。能让富贵人家的子弟在纵横道路上为其疯狂,也能让豪门的王侯贵族为其痴迷。早晨太阳升起,牡丹开放,人们带着酒前来观赏,傍晚风吹花落,人们绕着栏杆收拾残花。满架的诗书落满灰尘,一整天也没有人抬头看一眼。

逐句剖析

"看遍花无胜此花":看遍了所有的花,没有能胜过这牡丹花的,

"剪云披雪蘸丹砂":牡丹花如同裁剪云朵、披上白雪再蘸染上丹砂般艳丽。

# 丹砂:一种矿物质,朱红色、可作额料。此指红牡丹花像蘸了丹砂颜料一样鲜艳。

"开当青律二三月":牡丹开放在春天的二三月间,

# 青律:春天。古人以音乐的十二律配月份春季的三个月被说成是律中太族、夹钟、姑洗、春季为青,故称青律。

"破却长安千万家":使得长安众多人家耗费大量钱财观赏牡丹。

# 破却:破,耗费。却,去掉。

"天纵秾华刳鄙吝":上天让牡丹如此艳丽,消除了人们的节俭之心,

# 鄙吝:俗气、吝啬。,刳:剔净。

"春教妖艳毒豪奢":春天让牡丹这般妖冶,助长了奢靡之风。

# 毒:一作妒。

"不随寒令同时放":牡丹不随着寒冷的时令与其他花同时开放,

# 寒令:冬令。

"倍种双松与辟邪":应当多种些松树来辟邪。

# 辟邪:段成式《图阳杂俎》说,“安息香树,出波斯国(伊朗)、波斯呼为辟邪。树长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如饴(麦芽糖)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明,辟众恶。

"万万花中第一流":在万千花朵中牡丹是最出众的,

"浅霞轻染嫩银瓯":牡丹如同被浅霞轻轻染过的嫩银杯般娇艳。

# 瓯:盆盂类的瓦器。

"能狂绮陌千金子":能让富贵人家的子弟在纵横道路上为其疯狂,

# 千金子:指富贵人家子弟。,绮陌:纵横交错的道路。

"也惑朱门万户侯":也能让豪门的王侯贵族为其痴迷。

# 朱门:红漆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因称豪门为朱门。

"朝日照开携酒看":早晨太阳升起,牡丹开放,人们带着酒前来观赏,

"暮风吹落绕栏收":傍晚风吹花落,人们绕着栏杆收拾残花。

"诗书满架尘埃扑":满架的诗书落满灰尘,

"尽日无人略举头":一整天也没有人抬头看一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牡丹花二首》是唐代诗人徐夤所作的七言律诗。两首诗以牡丹为主题,通过描绘牡丹的艳丽华贵,以及人们对其的痴迷追捧,讽刺了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与权贵阶层玩物丧志的状态。运用托物言志、对比、夸张等手法,前诗强调牡丹独特地位与引发的奢靡,后诗刻画众人痴迷与对文化的漠视。整体而言,立意深刻,讽刺意味强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文学家

徐夤(?~920?),唐末五代文学家。字昭梦,一作徐寅,莆田(今属福建)人。乾宁进士,曾官秘书省正字。博学多才,工诗擅赋,著作颇丰。其诗长于咏物,如《斩蛇剑赋》《御水沟赋》,脍炙人口,远播异域。主要作品有《探龙》《钓矶》二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两首七言律诗,也是两首咏物诗。描绘了牡丹冠绝群芳的艳丽姿容、盛开时轰动长安的盛况及其令权贵沉迷的魅力,通过牡丹之盛与“诗书满架尘埃扑”的冷落对比,体现对牡丹华贵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唐末社会重奢华、轻文化的浮华世风的讥讽。

2. 写作手法

比喻:“剪云披雪蘸丹砂”,将牡丹花瓣比作剪裁的云朵和白雪,又以“丹砂”比喻花瓣的嫣红,形象生动地展现其色彩明丽、高洁华贵的姿态。对比:“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将满架诗书积满尘埃、无人问津的场景,与牡丹吸引众人的盛况对比,凸显世人对浮华享乐的追逐与对文化的忽视。

3. 分段赏析

其一:“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两句开篇点题,直抒对牡丹的赞叹。“看遍”二字强调遍历群芳后的结论,凸显牡丹独一无二的地位;“剪云披雪蘸丹砂”以奇特想象,将牡丹的洁白与艳丽比作裁剪白云、蘸染丹砂而成,生动展现其超凡脱俗的姿态,为后文写众人对牡丹的痴迷作铺垫。“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两句,点明牡丹开放时节在暮春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运用夸张手法,说明人们为赏牡丹不惜耗费大量钱财,既展现牡丹的吸引力,也暗讽社会奢靡之风,将花卉观赏与社会经济现象巧妙关联。“天纵秾华刳鄙吝,春教妖艳毒豪奢”两句,以拟人手法赋予上天与春神以意志,“纵”“教”二字表明是上天让牡丹艳丽、春神使牡丹妖冶,从而“刳鄙吝”“毒豪奢”,深刻批判牡丹引发的奢靡风气,揭示其对社会价值观的不良影响。其二:“万万花中第一流,浅霞轻染嫩银瓯”两句,“万万花中第一流”运用夸张,极力渲染牡丹的出众地位;“浅霞轻染嫩银瓯”以精妙比喻,将牡丹的色彩比作浅霞轻染,花瓣质感比作嫩银瓯,细腻描绘其娇艳柔美的形态,强化牡丹的珍贵形象。“能狂绮陌千金子,也惑朱门万户侯”两句,“狂”“惑”二字精准传神,生动刻画“千金子”为赏牡丹在纵横道路上疯狂奔走、“万户侯”深陷迷恋难以自拔的状态,侧面烘托牡丹的魅力,也讽刺了权贵阶层的虚荣与浅薄。“朝日照开携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四句,前两句描绘人们从早到晚赏牡丹、惜牡丹的情景,展现对牡丹的痴迷;后两句写满架诗书蒙尘却无人问津,与前两句形成强烈对比,深刻揭露权贵阶层重玩乐、轻诗书的腐朽本质,讽刺意味十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蠙《雨》

下一篇:唐·李中《夕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