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朝代:唐作者:孟郊浏览量:1
xiǎo
tán
shé
luó
mén
jiào
yīn
yīng
chuī
tiān
shàng
shǐ
使
chén
zhōng
xún
kōng
mèng
jiē
duàn
xīn
ān
néng
jīn
kāi
yuè
kǒu
shuō
míng
xīng
xīn
fēi
rén
jiān
yùn
wǎng
zuò
rén
jiān
qín
xiāng
jiāng
luò
cháo
shēn

译文

清晨,仙鹤的鸣叫声古雅,如同婆罗门梵呗声般。它的叫声就像天上仙曲,人世间难寻。尽管断了所有虚无的梦想,但是要怎么忍住人生的悲喜感叹。就好像张开孤月般的口形,诉说着明亮星辰般的心境。既然不是属于人间的旋律,可惜做了人间的鸟儿。不如现在就离开,回到自己天上的巢穴中去。

逐句剖析

"晓鹤弹古舌":清晨,仙鹤的鸣叫声古雅,

# 晓鹤:在天将亮时鸣叫的鹤。

"婆罗门叫音":如同婆罗门梵呗声般。

# 婆罗门:原是古印度四姓之一,其后古印度人称己国是婆罗门国。《大唐西域记》二:“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特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

"应吹天上律":它的叫声就像天上仙曲,

# 天上律:天国仙人的乐曲。律,律吕之省。此指乐曲。

"不使尘中寻":人世间难寻。

# 尘中:指人世间。意谓不让它在人世间找寻(不应在世间听得)。

"虚空梦皆断":尽管断了所有虚无的梦想,

"歆唏安能禁":但是要怎么忍住人生的悲喜感叹。

# 歆唏:涕泣抽咽声。

"如开孤月口":就好像张开孤月般的口形,

# 孤月:寂寞孤凄的月亮。

"似说明星心":诉说着明亮星辰般的心境。

# 明星:启明星,即晓前在东方出现的金星。

"既非人间韵":既然不是属于人间的旋律,

"枉作人间禽":可惜做了人间的鸟儿。

"不如相将去":不如现在就离开,

# 相将:相携;相扶。

"碧落窠巢深":回到自己天上的巢穴中去。

# 碧落:指青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晓鹤》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鹤鸣起兴,通过奇崛的想象和凝练的语言,将鹤声比作佛门梵音与天界仙律,借孤月明星等意象构筑虚空之境,暗喻对超脱尘俗的向往。全诗以鹤鸣为切入点,通过多重超现实意象的叠加,将禽鸟之声升华为天人之思,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哲学叩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晓鹤弹古舌,婆罗门叫音”两句以奇特比喻开篇。将鹤鸣比作古琴弹奏与梵音吟唱,“弹”字活化鹤颈屈伸之态,“古舌”暗喻鸣声如远古遗音,既突显音色苍劲,又赋予宗教神秘色彩,为全诗奠定超凡脱俗的基调。“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承接前句深化意境。“天上律”与“尘中寻”形成空间对照,既言鹤鸣本属仙音,又暗含对俗世纷扰的否定。动词“吹”与“寻”的搭配,强化了天界法则与人间俗韵的不可调和性。“虚空梦皆断,歆唏安能禁”转入主体感受的直抒。“虚空”既指鹤鸣回荡的物理空间,又喻指佛家空明境界;“梦断”与“歆唏”的对照,展现诗人聆听仙音时既获顿悟又难抑感怀的矛盾心境,折射出精神升华过程中的复杂体验。“如开孤月口,似说明星心”连用两个精巧比喻。“孤月口”将弯月拟作发声器官,赋予清冷光辉以听觉质感;“明星心”化视觉为心语,构建光色与情思的通感。两组意象共同强化鹤鸣的纯净特质,营造出空灵澄澈的意境。“既非人间韵,枉作人间禽。不如相将去,碧落窠巢深”收束全诗点明主旨。通过“人间”与“碧落”的对比,既否定现世价值又申明归隐决心。“枉作”饱含无奈,“相将去”显露决绝,最终以“窠巢深”的深邃意象作结,将精神追求具象化为可栖居的云中巢穴,完成从现实到理想的诗意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柳州峒氓》

下一篇:唐·白居易《湖亭晚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