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ǔ
huā
sān
shǒu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kāi
cóng
绿
tiáo
shàng
sàn
zhú
xiāng
fēng
yuǎn
huā
luò
shí
yōu
yáng
zhàn
chūn
wǎn
qīng
fēi
jiǎ
fēng
qīng
luò
wěi
liáo
luàn
qíng
kōng
rén
xiàn
qíng
tiān
àn
àn
xuě
lái
sòng
qīng
chūn
duō
qíng
qiān
jiā
wàn
jiā

译文

柳花开在绿色的柳条上,散落的柳絮带着花香飘扬到远方。它好像故意开在百花衰落的时候,悠扬地独占了整个晚春。轻轻地飘扬不用借助风力,轻轻地落下不肯委身于泥土。在晴空中乱飞舞,引发了人们无限的思绪。柳花飞舞像晴空里飘着的漫天的雪花,来为晚春送行。仿佛无意又好像多情,飘向千家万户。

逐句剖析

"开从绿条上":柳花开在绿色的柳条上,

"散逐香风远":散落的柳絮带着花香飘扬到远方。

# 逐:追赶。

"故取花落时":它好像故意开在百花衰落的时候,

"悠扬占春晚":悠扬地独占了整个晚春。

"轻飞不假风":轻轻地飘扬不用借助风力,

# 假:凭借。

"轻落不委地":轻轻地落下不肯委身于泥土。

# 委地:散落于地。委:托付,依靠,委弃。

"撩乱舞晴空":在晴空中乱飞舞,

"发人无限思":引发了人们无限的思绪。

"晴天暗暗雪":柳花飞舞像晴空里飘着的漫天的雪花,

# 暗暗:阴暗;不光亮。

"来送青春暮":来为晚春送行。

# 青春:春天。因为春天里草木一片青葱,故称青春。

"无意似多情":仿佛无意又好像多情,

"千家万家去":飘向千家万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柳花词三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这组诗一反前人咏柳格调,独具匠心地赋予柳花高尚品格与丰富情感。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长期遭贬,内心壮志难酬。他借柳花自况,在诗中,柳花从绿条绽放,逐香风飘散,即便落地也不沾染尘埃,似雪般在晴空中轻盈飞舞,送春归去又飘向千家万家。诗人以简洁明快、清新自然的语言,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生动展现了柳花轻盈、高洁、多情的形象,抒发了自己虽历经挫折却坚守自我、胸怀壮志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五言绝句,也是一组咏物诗。这这组诗一反前人咏柳的格调,通过对柳花的描写,赋予了柳花高尚的品格和丰富的情感,借柳花抒发了诗人在遭遇贬谪后的壮志难酬、坚守品格等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以柳花自喻,通过对柳花的描写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诗中的柳花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姿态,如“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看似写柳花轻盈、高洁,不借助风力就能飞舞,落地也不沾染尘埃,实则象征着诗人自己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品格,以及虽遭遇贬谪但仍保持高洁的志向。诗人借柳花在暮春时节的绽放与飘落,抒发自己虽有才华却壮志难酬,只能在时光流逝中感慨命运的无奈。白描:诗歌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对柳花进行描写,不做过多的修饰和渲染,如“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用直白的语言描绘出柳花从绿条上开放,然后随风飘散的情景,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柳花开放和飘散的画面,以最本真的方式呈现柳花的形态和动态,展现了柳花自然的美。拟人:“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把柳花拟人化,赋予柳花“无意”却又“多情”的人的情感和行为特征。柳花本是自然之物,无所谓有意无意、多情无情,但诗人却认为它好像是带着某种情感,飘向千家万户,仿佛在与人们互动,使柳花具有了人的灵性,让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和趣味性,也借此表达了诗人对柳花的独特感受和情感寄托。比喻:“晴天暗暗雪”把柳花比作雪,在晴天里,柳花纷纷飘落,就像暗暗飘落的雪花一样,形象地描绘出柳花颜色洁白、轻盈飞舞的姿态,以及飘落时那种细密、柔和的样子,使读者能够通过对雪的熟悉印象,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柳花飘落时的情景,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画面感。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开篇“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诗人运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出柳花从翠绿柳条上绽放,而后追逐香风飘散远方的画面。“逐”字巧用拟人,赋予柳花主动追逐香风的活力,生动展现其灵动姿态。“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诗人特意聚焦柳花飘落之时,此时柳花姿态悠扬,于晚春时节独占风光。这既描绘了柳花从生长到飘落的完整过程,展现其在暮春的独特景象,又营造出宁静、悠然且略带惆怅的晚春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柳花独特生命力的赞赏,同时流露出对美好事物在时光中流逝的淡淡惋惜之情,。第二首,“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凸显柳花的轻盈,营造出新奇独特的意境,令人对柳花的特质印象深刻。“撩乱舞晴空”则以细腻笔触,生动描绘出柳花在晴朗天空中肆意、纷繁却又充满活力的飞舞状态,“撩乱”一词既展现其外在形态,又似能触动读者内心情绪。“发人无限思”巧妙实现由景及情的过渡,将柳花灵动飞舞的画面与人们内心深处对人生境遇、时光流转等诸多方面的深沉思考紧密相连。诗人借此诗抒发了对柳花这般自由、洒脱状态的向往,也饱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借柳花飞舞引发读者对生活万象的无尽思索。第三首,“晴天暗暗雪”一句将柳花比作晴天里暗暗飘落的雪花,精准捕捉到柳花洁白、轻盈、细密的特点,生动勾勒出柳花在晴空中纷纷扬扬飘落的画面,带来鲜明的视觉冲击。“来送青春暮”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柳花以人的情感与行为,让柳花仿佛成为了时光流逝的见证者,营造出青春逝去、时光不再的伤感氛围。“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再度运用拟人,以看似矛盾的表述,深入挖掘柳花的内在情感,它看似无心地四处飘飞,却又好像对世间万物饱含深情,飘向千家万户,传递出诗人对青春消逝的无奈与喟叹,以及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关怀与眷恋,使诗歌在含蓄之中蕴含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余味悠长。

4. 作品点评

《柳花词三首》这组诗与前人咏柳格调截然不同。诗中的柳花不再柔弱,而是被赋予高尚品格与无尽深情。它们绽放后洒脱飘散,尽显自由不羁;轻舞时不借风力,落而不沾尘埃,超凡脱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蕃《忆长安·十一月》

下一篇:唐·李暇《相和歌辞·碧玉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