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xuán
mén
yàn
qún
chén

朝代:唐作者:李世民浏览量:1
sháo
guāng
kāi
lìng
shū
dòng
fāng
nián
zhù
niǎn
huá
lín
gāo
yàn
bǎi
liáng
qián
tíng
wén
pèi
mǎn
dān
chí
gǔn
lián
jiǔ
zào
yáo
liè
qióng
yán
bīn
zhàn
guǎng
广
yuè
zòu
jūn
tiān
qīng
zūn
绿
yùn
zhū
xián
yuè
jūn
wàn
guó
hái
cán
yán
shù
bǎo
zhēn
qiú
xián

译文

春日的韶光开启了美好的时序,和煦的淑气催动着芬芳的年华。帝王的车驾停驻在华美的池畔,盛大的宴会设在柏梁殿前。紫宸殿中文武官员佩玉琳琅,丹墀阶前绣衣公卿排列成行。九方蛮夷宾客坐满瑶池玉席,五方异族首领陈设琼玉筵宴。奏起《湛露》之歌娱乐贵宾,广庭乐舞回响着钧天仙乐。金樽中浮荡着碧绿的醇酒,雅乐声中朱弦轻拨韵律悠长。我虽统御万国君临天下,面对八方疆土仍感责任深重。惟愿永葆国家根基稳固,以谦逊之心勤勉求访贤才。

逐句剖析

"韶光开令序":春日的韶光开启了美好的时序,

"淑气动芳年":和煦的淑气催动着芬芳的年华。

"驻辇华林侧":帝王的车驾停驻在华美的池畔,

# 华:一作“叶”,误。

"高宴柏梁前":盛大的宴会设在柏梁殿前。

"紫庭文珮满":紫宸殿中文武官员佩玉琳琅,

# 珮:一作“树”。

"丹墀衮绂连":丹墀阶前绣衣公卿排列成行。

"九夷簉瑶席":九方蛮夷宾客坐满瑶池玉席,

"五狄列琼筵":五方异族首领陈设琼玉筵宴。

"娱宾歌湛露":奏起《湛露》之歌娱乐贵宾,

"广乐奏钧天":广庭乐舞回响着钧天仙乐。

"清尊浮绿醑":金樽中浮荡着碧绿的醇酒,

# 清:一作“盈”。

"雅曲韵朱弦":雅乐声中朱弦轻拨韵律悠长。

"粤余君万国":我虽统御万国君临天下,

# 君:一作临。

"还惭抚八埏":面对八方疆土仍感责任深重。

# 抚:一作俯。

"庶几保贞固":惟愿永葆国家根基稳固,

"虚己厉求贤":以谦逊之心勤勉求访贤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开篇展现盛世之景,奠定和乐基调。接着写车驾停于华林侧,于柏梁前大宴,宫殿中文官武将云集,还有诸多少数民族代表列席。宴会上,歌声、仙乐齐鸣,美酒飘香,乐曲悠扬。结尾处,李世民表达身为君主,治理万国仍觉惭愧,要虚己求贤以保国家稳固。诗中还表达了克己复礼、求贤安邦的强烈愿望,亦是远见卓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599~649),唐朝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八载(749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太宗即位后,任用贤良,兼听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他的政策和措施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兼爱文学、艺术,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文士。其诗多为宫廷唱和之作,文词富丽,但不失“雅正”。后人辑有《唐太宗皇帝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宫廷宴饮题材的诗。玄武门是唐代政治中心,此诗描绘了春日在此宴群臣的盛大场景,表达了克己复礼、求贤安邦的强烈愿望。

2. 写作手法

用典:“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句巧用“柏梁”典故,据《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在长安城北建柏梁台,以香柏为梁,曾在此与群臣宴饮赋诗,开创了“柏梁体”联句诗的传统,借用了这一典故,表面描绘宴饮场景,实则暗帝的文治精神,强调贞观之治的盛世气象。

3. 分段赏析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韶光”指美好的春光,“令序”即美好的时节,“淑气”是指温和的气息,“芳年”代表美好的年份。此句意为美好的春光开启了美好的时节,温和的气息使这一年充满生机。诗人以春天的到来象征大唐盛世的来临,寓意着国家正处于国泰民安、蒸蒸日上的好时期,为宴会营造了和美兴盛的氛围,展现出天子的宏大气魄。“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驻辇”表明皇帝的车驾停驻,“华林”是古代园林名,“柏梁”为古时宴会场所名。皇帝在华林园旁停下车驾,在柏梁宫前举行盛大宴会。这两句描述了宴会的地点和场景,尽显皇家的雍容华贵,同时也在大好形势下缓缓道明欢宴的缘由,极具雍容气度。“紫庭文佩满,丹墀衮绂连。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紫庭”指皇宫庭院,“文佩”是文官的装饰品,“丹墀”为宫殿前的红色台阶,“衮绂”是官员的礼服。“九夷”“五狄”泛指四方少数民族。这四句描绘出宫殿里满是佩戴精美玉佩的官员,红色台阶上也站满了身着华丽官服的大臣,同时各少数民族的代表也列席盛会。既体现了宴会的华美与官员的众多,也展示出大唐的包容与开放,昭示着大唐的宽广胸怀和对四方归顺的尊崇,有着举国同乐、教化蛮夷之意。“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湛露”是《诗经》篇名,喻指君主恩泽;“钧天”指仙乐;“绿醑”是绿色的美酒。歌手们高唱《湛露》之歌欢娱宾客,乐队奏响宏大华美的仙乐,洁净的酒杯盛满泛着绿色光泽的美酒,朱红的弦琴弹奏出高雅的曲子。这四句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盛况,通过音乐、美酒和雅曲,展现出宴会上的祥和与尊贵,喻指皇恩浩荡,令在座之人如坐春风。“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粤,语气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八埏,八方。句意为:如今啊,我君临万国,还应进一步抚慰八方民众。这是太宗对宴会的总结,在宴会上,百官列坐,四夷来朝,充分体现了天朝上国君临天下的气派;但同时唐太宗还能意识到如今这样还是不够的,要提高警惕,勤于政事,这样才能使国家日趋繁荣。太宗亲眼看到隋的兴亡,给他刺激很大,对骄奢而亡国有着深刻的认识,故而能时刻警醒自己。“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庶几”是希望之意,“贞固”指国家的稳固。句意为:我谦虚谨慎,孜孜以求贤才,这样差不多能保证国家的繁荣、稳固吧。太宗没有在这大宴上骄傲自满,反而提醒自己要以求贤为务,在千古帝王中,确是十分难得。

4. 作品点评

《老子》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需审慎持重,不可妄为。唐太宗在《春日玄武门宴群臣》中所描绘的这场春日国宴,便将这一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宴会中,大唐昌盛之景跃然纸上:宫殿内官员贤能齐聚,四方四夷宾服列席。这场盛宴,不仅是国力强盛的彰显,更是天下归心的写照。而唐太宗身处如此盛会,却未耽于享乐,反而秉持戒骄戒躁之心,以礼贤下士为要务,时刻保持着勤政治国的清醒。他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治国态度,正是其能名垂千古的关键所在,绝非偶然际遇可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世民《咏弓》

下一篇:唐·姚合《闲居遣怀十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