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红芳满砌阶":因为喜爱开满阶前的红色牡丹花,
# 红芳:红花。这里指红色牡丹花。
"教人扇上画将来":所以找画师将它们画到扇子上来。
# 教:使;令;让。
"叶随彩笔参差长":随着画笔的移动,参差不齐的叶子展现在了扇子上,
"花逐轻风次第开":一朵朵花儿也都随着清风依次盛开。
# 次第:指依次,按照顺序或以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
"闲挂几曾停蛱蝶":扇子闲挂着的时候多次引来蝴蝶在上面停留,
"频摇不怕落莓苔":频频摇动也不怕落了一身的灰尘。
"根生无地如仙桂":画上的牡丹根系生长在地上,
"疑是姮娥月里栽":好似是嫦娥栽在月亮上一样。
# 姮娥:指嫦娥。
唐代文学家
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西南)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光启中,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罗隐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其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风浅易流畅,亦颇有讽刺现实之作,长于提炼口头语,“今朝有酒今朝醉”(《自遣》)、“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等诗句流传后世。著有诗集《甲乙集》和文集《谗书》《两同书》等。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扇上画牡丹》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题画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扇面牡丹图。诗人因喜爱牡丹花,便让人将其画在扇上。颔联通过“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生动地展现了画中叶片和花朵的动态美。颈联从侧面表现了扇面的精美,蝴蝶误以为真花而来,扇子频繁摇动却未损画意。尾联以神话中的仙桂和嫦娥月宫为喻,赋予画中花卉超凡脱俗的意蕴。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扇面牡丹的生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尾联“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以嫦娥和月宫的典故,赋予画中牡丹超凡脱俗的意蕴。
3. 分段赏析
首联:“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诗人因喜爱阶前满是红花的美景,便让人将这些美景画到扇子上。这一句开篇点明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通过艺术形式留住美好瞬间的愿望。颔联:“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这句描绘了画家用彩笔在扇上作画的过程:叶子随着笔触参差生长,花朵仿佛随着轻风依次绽放。诗人通过“参差长”和“次第开”的描写,赋予了画作生动的动态感,仿佛画中的花叶真的在生长和开放。颈联:“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诗人描绘了扇子的使用场景:扇子闲挂时,蝴蝶从未在其上停留;频繁摇动时,也不怕花叶的图案会像真实的花瓣一样落在苔藓上。这一句通过对扇子的使用和保护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画作的逼真和珍贵。尾联:“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诗人以“根生无地”比喻画中的花叶虽美却无真实的根基,如同仙桂一般虚幻。最后用“疑是姮娥月里栽”将画作的美提升到神话的高度,仿佛这些花叶是月中嫦娥所栽,充满了浪漫色彩。
上一篇:唐·李白《江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