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zuò
huái
怀
nèi
cuī
xīng
zōng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jìng
qún
dòng
huì
shēng
yōu
yōu
tíng
huái
běi
fēng
xiǎng
fāng
gāo
qiū
zhěng
hàn
shí
dāng
yún
shēng
jiāng
bái
shǒu
suì
yàn
cāng
zhōu
gāo
zài
dàn
kěn
wéi
nán
chóu

译文

秋夜寂静,万物都已停息,只有蟪蛄的叫声悠长地回荡着。庭院里的槐树被北风吹得沙沙作响,直到傍晚时分,才真正有了深秋的凉意。我思念你,仿佛看见你正整理行装、振翅欲飞,应当趁这好时机像云中飞鸟般自由翱翔。我的人生已接近暮年,在这岁末时分,更怀念那隐逸逍遥的沧州。你本是才华出众的高足,成就指日可待,难道甘愿终生做田间耕作的凡俗之人吗。

逐句剖析

"夜静群动息":秋夜寂静,万物都已停息,

"蟪蛄声悠悠":只有蟪蛄的叫声悠长地回荡着。

# 蟪蛄:也叫伏天儿,昆虫,蝉的一种。

"庭槐北风响":庭院里的槐树被北风吹得沙沙作响,

"日夕方高秋":直到傍晚时分,才真正有了深秋的凉意。

"思子整羽翰":我思念你,仿佛看见你正整理行装、振翅欲飞,

# 羽翰:翅膀。

"及时当云浮":应当趁这好时机像云中飞鸟般自由翱翔。

# 云浮:喻仕进。

"吾生将白首":我的人生已接近暮年,

"岁晏思沧州":在这岁末时分,更怀念那隐逸逍遥的沧州。

"高足在旦暮":你本是才华出众的高足,

"肯为南亩俦":成就指日可待,难道甘愿终生做田间耕作的凡俗之人吗。

# 南亩:指田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以秋夜为背景,开篇描绘夜静虫鸣、槐叶北风的清冷秋景,以声衬静,暗含时光流逝之感。后转入对崔兴宗的思念与期许,既劝勉其趁时奋进,又感慨自身将老、向往归隐,末句肯定其才华并期望其日后能有所作为。诗中融景物、人生感慨于一体,语言平淡自然,意境清幽。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以声衬静,勾勒出秋夜的静谧氛围。“群动息”写万物归于沉寂,“蟪蛄声悠悠”则以虫鸣打破绝对的安静,这种“以动写静”的手法,让秋夜的清冷更显悠长。“庭槐北风响,日夕方高秋”进一步渲染秋意:庭院中的槐树在北风里沙沙作响,傍晚时分,秋的萧瑟更浓了。“日夕”点明时间推移,“高秋”二字强化了秋的深沉,景物描写中已隐隐透出诗人独坐时的孤寂。“思子整羽翰,及时当云浮”由景及人,转向对内弟的牵挂。“思子”直抒胸臆,“整羽翰”以鸟儿整理羽毛、准备飞翔为喻,暗指内弟即将展露才华;“及时当云浮”则是对他的鼓励——正值青春年华,应当像云朵般舒展前行,抓住时机成就事业。这两句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既有长辈的关切,又有对后辈的期许。“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州。高足在旦暮,肯为南亩俦”则由己及人,情感更显深沉。“吾生将白首”是诗人对自身年岁的感慨,秋夜独坐时,更觉时光流逝;“岁晏思沧州”进一步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这份向往很快被对内弟的期待冲淡——“高足在旦暮”肯定内弟才华出众、未来可期,“肯为南亩俦”以反问强调他定不会甘心困于田间,终将有所作为。这几句将个人的迟暮之叹与对后辈的信心结合,情感层次丰富而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厅前桂》

下一篇:唐·白居易《杂曲歌辞·乐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