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贺天休雨":开始还为老天停止下雨而高兴,
"还嗟地出雷":接着又为地上响起雷声而叹息。
"骤看浮峡过":突然看见暴雨像从峡中浮过来一样,
# 浮:一作巫。
"密作渡江来":密集地向江面上涌来。
# 密作:一作塞密。
"牛马行无色":牛马在雨中行走,颜色都分辨不清,
"蛟龙斗不开":蛟龙在水中争斗,也无法分开。
"干戈盛阴气":战争的阴气很盛,
"未必自阳台":这雨不一定是从阳台来的。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始贺天休雨,还嗟地出雷”,起笔先写人们因雨停而庆贺,却又因大地传来雷声而嗟叹,以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反应,暗示局势的不稳定。颔联“骤看浮峡过,密作渡江来”,生动描绘出雨势的迅猛,如突然从峡中飘过,又密集地向江面上奔涌,展现雨势的磅礴。颈联“牛马行无色,蛟龙斗不开”,通过描绘雨中牛马看不清颜色,蛟龙也似乎被雨势困住争斗不开,侧面烘托雨势之大。尾联“干戈盛阴气,未必自阳台”,将雨与战争联系起来,以“阴气”象征战争带来的阴霾,表达诗人对战争的忧虑,深化了主题。
上一篇:唐·白居易《杂曲歌辞·乐世》
下一篇:唐·罗隐《思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