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蒙汉诏还冠冕":忽然蒙受皇帝的诏令,让我重新戴上官帽恢复官职,
"始觉殷王解网罗":这才感觉如同殷王解开了罗网,使我脱离困境。
"日比皇明犹自暗":太阳的光辉与皇上的圣明相比,都显得暗淡,
"天齐圣寿未云多":即使与天同寿,也称不上长久,以此表达对皇帝长寿的祝愿。
"花迎喜气皆知笑":花朵似乎也迎接这喜庆之事,都像在欢笑,
# 皆知:一作犹能。
"鸟识欢心亦解歌":鸟儿仿佛懂得我的喜悦心情,也唱起歌来。
"闻道百城新佩印":听说各地的官员佩戴上了官印,获得新职,
"还来双阙共鸣珂":他们将来会来到皇宫前,身上的佩玉发出共鸣之声。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写作手法
用典:“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运用“汉诏”和“殷王解网罗”的典故,将皇帝的赦免和复官之恩比作汉代的诏书、殷王的宽仁之举,含蓄地表达对君主的感激。拟人:“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赋予花和鸟以人的“笑”与“歌”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诗人蒙恩复官后的喜悦心情,同时营造出欢快的氛围。
2. 分段赏析
“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运用典故,“汉诏”“殷王解网罗”形象地写出皇帝赦免并复官的恩泽,“忽”“始觉”生动体现出诗人的意外与惊喜,表达对君主的感激之情。“日比皇明犹自暗,天齐圣寿未云多”:将太阳与皇帝的圣明相比,凸显皇恩如日光明亮;用“天齐圣寿”表达对皇帝长寿的祝愿。“犹自暗”“未云多”以夸张手法强化情感,展现诗人对皇帝的尊崇。“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运用拟人,赋予花和鸟人的“笑”“歌”情态,以景衬情,借花和鸟的欢快,烘托诗人自身蒙恩复官后的喜悦心情。“闻道百城新佩印,还来双阙共鸣珂”:从自身推及他人,听闻各地官员获新职,想象他们齐聚京城的情景。“共鸣珂”描绘出热闹场面,既表达对同僚的祝贺,也暗示朝廷新的气象。
上一篇:唐·李隆基《题梅妃画真》
下一篇:唐·刘长卿《清明后登城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