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关关和鸣的雎鸠,
# 关关雎鸠: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关关,拟声词。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在河之洲":在河心的小洲上。
# 洲:水中的陆地。,河:黄河的专称。《诗经》中的河均指黄河。
"窈窕淑女":那美丽贤淑的女子,
# 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君子好逑":是君子好的配偶。
# 好逑:好的配偶。逑,配偶。
"参差荇菜":参差不齐的荇菜,
#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参差:长短不齐。
"左右流之":采荇人左捞右捞。
# 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流,求取
"窈窕淑女":那美丽贤淑的女子,
"寤寐求之":追求她直到梦里。
# 寤寐:(wù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求之不得":追求却没法得到,
"寤寐思服":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 思服:思念。服,思念。
"悠哉悠哉":长长的思念哟,
# 悠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悠,忧思的样子。
"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
# 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形容心中有事。
"参差荇菜":参差不齐的荇菜,
"左右采之":采荇人左采右采。
# 采:摘取。
"窈窕淑女":那美丽贤淑的女子,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迎她过来。
#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参差荇菜":参差不齐的荇菜,
"左右芼之":采荇人左挑右挑。
# 芼:(mào)挑选。
"窈窕淑女":那美丽贤淑的女子,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民歌,也是一首爱情诗。通过雎鸠和鸣、荇菜采摘等自然意象,以“兴”的手法引出男子对女子从倾慕到求娶的情感历程,展现了周代民间质朴的婚恋观。诗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直白热烈,“辗转反侧”用双声词摹写相思焦灼,“琴瑟友之”以礼乐场景暗示婚仪庄重,语言简净而细节鲜活,既存上古情歌的自由率真,又见礼乐萌芽的节制之美。
2. 写作手法
比兴:”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以在船左右捞取荇菜作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以眼前景物为喻,以荇菜的流动不定比喻淑女的难求,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托物起兴:”参差荇菜,左右采之“,以不停地采摘荇菜喻指对淑女的不懈追求。重章叠句:“参差荇菜,左右芼之“,描写采荇人在水边一左一右地采摘、捞取荇菜,就眼前之景起兴。动作描写:“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运用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男子因对女子思慕之深而彻夜难眠的情景,突出其内心的不平静。此处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3. 分段赏析
《关雎》前四句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借水鸟和鸣的自然景象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婚恋主题。“关关”拟声双字叠用,既摹雎鸠鸣叫的和谐音韵,又暗喻男女情意的相投;“窈窕”叠韵、“参差”双声,在音律回环中强化淑女体态之美与荇菜参差之态。雎鸠择偶的专一与荇菜随波摆动的柔婉,共同构成周代婚恋观的隐喻——既追求情感的自然萌发,又暗含择偶的礼序。后八句以“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细节,刻画君子爱而不得的焦灼,又以“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礼乐场景,将热烈情思收束于庄重婚仪。诗中“流”“采”“芼”三字递进,既写采摘荇菜的动作层次,又暗喻追求淑女的渐进过程;“友之”“乐之”则通过琴瑟钟鼓的礼器意象,将私密情愫升华为家族共庆的婚姻仪式。全诗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节制中,既保留了上古民歌的率真,又初现礼乐文明的端倪。
4. 作品点评
《关雎》是《诗经》首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婚恋民歌。全诗以“雎鸠和鸣”起兴,借水鸟相依之景引出君子对淑女的倾慕,再以“参差荇菜”的采摘动作隐喻追求过程:从“寤寐求之”的苦闷,到“辗转反侧”的焦灼,最终以“琴瑟友之”的礼乐场景收束,情感热烈却暗含节制。诗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直白真挚,“参差”“辗转”等双声叠韵词既摹写景物动态,又强化音韵节奏,语言素朴如口语却凝练如刻。作为周代采诗官收录的民谣,它既保留上古情歌的率真(如“钟鼓乐之”的婚恋自由),又折射礼乐萌芽的庄重(如“琴瑟友之”的仪式感)。孔子评其“乐而不淫”,正在于将原始情欲化入礼的框架,为后世“发乎情,止乎礼”的诗教传统奠定基调。
#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先秦孔子《论语》
#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汉卫宏《毛诗序》
# 此诗之作,主美后妃进贤。思贤才,谓思贤才之善女。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
# 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愚谓此言为此诗者,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也。
宋朱熹《诗集传》
# 以荇起兴,取其柔洁。
元许谦《诗集传名物钞》
# 此诗佳处,全在首四句,多少和平中正之音,细咏只见。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 看他窈窕淑女,三章说四遍。
明钟惺《评点诗经》
# 此诗擅上七胜,情文并茂,所以独有千古。
近代姚菼《二南解症》
下一篇:先秦·无名氏《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