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dòu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2
qīng
jiāng
yuè
bàng
lín
qiū
shàng
yíng
yíng
wàng
zhōu
è
zhǔ
qīng
fān
zǎo
jiāng
biān
míng
yuè
wèi
jūn
liú

译文

清澈的江面月色笼罩着秋天的树林,水波上映着闪闪的光亮只看见一叶小舟。鄂渚的轻舟需趁早出发,江边的明月仿佛为你停留。

逐句剖析

"清江月色傍林秋":清澈的江面月色笼罩着秋天的树林,

# 傍:靠。

"波上荧荧望一舟":水波上映着闪闪的光亮只看见一叶小舟。

# 荧荧:光闪烁貌。

"鄂渚轻帆须早发":鄂渚的轻舟需趁早出发,

# 发:出发。,轻帆:小舟,轻舟。,鄂渚: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

"江边明月为君留":江边的明月仿佛为你停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开篇描绘了一幅秋夜清江送别图,清江在月色的映照下,与傍岸的秋林构成静谧的背景,“波上荧荧望一舟”,点明友人所乘之舟,寄托着诗人的目光与不舍。后两句,诗人对友人直接寄语,让其在鄂渚早早出发,同时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说江边明月会为君停留,营造出一种深情的氛围。此诗通过景色描写与对友人的叮嘱,表达了诗人对窦七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希望友人顺利出行的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描绘秋天清江、月色、树林以及江面上的小船等景色,借宁静又略带凄清的秋景,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内心的不舍之情。拟人:“江边明月为君留”,将明月拟人化,明月本无情感,诗人却让它为友人停留,仿佛明月也对友人充满不舍,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诗歌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强化了送别时的眷恋之情。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描绘出一幅秋夜清江送别之景。秋天的夜晚,清江流淌,月色洒在岸边的树林上,营造出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诗人的目光聚焦在江面上闪烁波光中的那艘小船,那是友人即将离去的载体。此景中,清江、月色、秋林的描写,既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又借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惆怅,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诗人由景及人,对友人进行叮嘱,让其在鄂渚要尽早扬帆出发,体现出对友人行程的关心。“江边明月为君留”一句尤为精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仿佛明月也理解诗人的不舍,愿意为友人停留,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浓郁,在表达对友人不舍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友人一路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卢纶《送夏侯校书归华阴别墅》

下一篇:唐·白居易《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