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ǎn
xìng
lián

朝代:唐作者:孟郊浏览量:1
xīn
suí
yuè
guāng
xiě
jūn
tíng
zhōng
yāng
yuè
guāng
yǒu
shí
huì
xīn
ān
suǒ
wàng
cháng
kǒng
jīn
shí
duàn
wéi
xiāng
cháng
píng
shēng
bǎi
suì
yǒu
fāng
fāng
shì
fēi
suǒ
jiāng
cuò
dào
liáng
shí
wēi
bào
chén
dào
tài
huái
怀
tóng
xiáng
jiǔ
xiāng
liáo
kǎi
kāng
kǎi
kāng
zhàng
zhì
yào
fēng
máng
níng
zhī
juǎn
shū
kǒng
yán
shí
xíng
cáng
yīn
jiàn
liàng
yuǎn
pèi
lán
yǒng
fēn
fāng
gǒu
tīng
shuí
shǐ
使
zhī
yīn
yáng

译文

我的心追随着月光,想要在你的庭院中央倾诉出来。月光有时会变得晦暗不明,可我的心哪能忘记所想。常常担心如金石般坚固的情谊,会断裂成让人相思的愁肠。人一生没有百岁之长,人生的岔路却通向四面八方。四方的风俗各不相同,适应这些差异并非我所愿。劣马留恋粗糙的草料,高飞的鸟不屑普通的稻粱。时势危急时独自坚守,世道太平希望一同奋进。独自居住久了寂寞,彼此相看能慷慨畅谈。大丈夫心怀慷慨之志,能让志向闪耀锋芒。蘧伯玉、宁武子知晓屈伸,孔子、颜回明白行止。历史的借鉴并不遥远,要如佩兰般永保芬芳。如果没有你倾听,谁来宣扬知音之名。

逐句剖析

"我心随月光":我的心追随着月光,

"写君庭中央":想要在你的庭院中央倾诉出来。

# 写君庭中央:孟郊。

"月光有时晦":月光有时会变得晦暗不明,

"我心安所忘":可我的心哪能忘记所想。

# 我心安所忘:韩愈。

"常恐金石契":常常担心如金石般坚固的情谊,

"断为相思肠":会断裂成让人相思的愁肠。

# 断为相思肠:孟郊。

"平生无百岁":人一生没有百岁之长,

"岐路有四方":人生的岔路却通向四面八方。

# 岐路有四方:韩愈。

"四方各异俗":四方的风俗各不相同,

"适异非所将":适应这些差异并非我所愿。

# 适异非所将:孟郊。

"驽蹄顾挫秣":劣马留恋粗糙的草料,

"逸翮遗稻粱":高飞的鸟不屑普通的稻粱。

# 逸翮遗稻粱:韩愈。

"时危抱独沉":时势危急时独自坚守,

"道泰怀同翔":世道太平希望一同奋进。

# 道泰怀同翔:孟郊。

"独居久寂默":独自居住久了寂寞,

"相顾聊慨慷":彼此相看能慷慨畅谈。

# 相顾聊慨慷:韩愈。

"慨慷丈夫志":大丈夫心怀慷慨之志,

"可以曜锋铓":能让志向闪耀锋芒。

# 可以曜锋铓:孟郊。

"蘧宁知卷舒":蘧伯玉、宁武子知晓屈伸,

"孔颜识行藏":孔子、颜回明白行止。

# 孔颜识行藏:韩愈。

"殷鉴谅不远":历史的借鉴并不遥远,

"佩兰永芬芳":要如佩兰般永保芬芳。

# 佩兰永芬芳:孟郊。

"苟无夫子听":如果没有你倾听,

"谁使知音扬":谁来宣扬知音之名。

# 谁使知音扬:韩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遣兴联句》是唐代诗人孟郊与韩愈合作创作的联句诗。全诗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又暗含对人生无常的哲思。诗中比喻新奇,体现韩孟诗派刻意求新的语言风格;而“蘧宁知卷舒,孔颜识行藏”则化用儒家典故,将个人情志与道德修养结合。末句以问句收束,强化了知音难觅的孤寂感。此诗不仅是韩孟联句之作,更开创了短篇联句的新范式,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元年(806年),韩愈自贬所召回长安,与孟郊久别重逢后合作而成。时值中唐藩镇割据、党争激烈,二人虽仕途坎坷却志趣相投,借联句形式抒发对友情的坚守与人生困境的突围。诗中“四方各异俗”暗指各自漂泊经历,“时危抱独沉”则映射时代动荡下的文人境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联句诗,也是一首抒发友情、人生感慨与志向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以月光起兴,表达对友情坚贞的担忧,感慨人生短暂、道路分歧;阐述不同风俗,展现自身追求;表达在时势下的心境,以及对知音的渴望。营造出真挚、深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高洁志向的坚守。

2. 写作手法

起兴:该作品以“我心随月光”起兴,通过“常恐金石契,断为相思肠”等诗句,由月光这一自然意象引出内心的情感与担忧,以景起情,奠定诗歌的抒情基调。承上启下:末两联由孟郊作“殷鉴谅不远,佩兰永芬芳”,韩愈以“苟无夫子听,谁使知音扬”收束全篇。这种结构要求接续者既需回应上联“佩兰芬芳”的意象,又要开启“知音难觅”的新意境,强化了联句的整体性。用典:化用《汉武故事》“金屋藏娇”典故,以“金石契”比喻友情的坚贞不渝,将典故中关于情感的内涵转化到对友情的赞美上,使情感表达更具文化底蕴。

3. 分段赏析

“我心随月光,写君庭中央。”孟郊开篇以心随月光,欲将内心思绪写在庭院中央起笔,月光洒庭的画面营造出静谧氛围,奠定全诗抒情基调,既表达内心的澄澈,又似有将心事倾诉于这清冷月色下的意味。​“月光有时晦,我心安所忘。”韩愈承接,说月光有时会晦暗不明,可自己的心却不会忘记所念之事。以月光的变化对应心境,进一步深化开篇月光意象,虽月有晦,但内心对友情、志向等的执着不变。​“常恐金石契,断为相思肠。”孟郊忧虑如金石般坚固的友情契约,会因种种而断裂,让彼此陷入相思之苦。化用典故,将对友情的珍视与担忧直白道出,“常恐”二字强化情感的浓烈。​“平生无百岁,岐路有四方。”韩愈感慨人生短暂不足百岁,可人生道路却有诸多分歧。短短十字,道尽人生无常与道路选择的复杂,与前文情感衔接,为后文阐述不同人生选择铺垫。​“四方各异俗,适异非所将。”孟郊指出四方风俗不同,自身难以适应那些差异。借风俗差异表达自己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是对人生选择的一种思考。​“驽蹄顾挫秣,逸翮遗稻粱。”以“驽蹄”和“逸翮”对比,展现不同追求,劣马满足于粗糙草料,而高飞之鸟不屑于此,借此表明诗人对高远志向的追求。​“时危抱独沉,道泰怀同翔。”孟郊写在时势危急时独自坚守,世道太平则希望与志同道合者一同奋进,体现出诗人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心境与抱负。​“独居久寂默,相顾聊慨慷。”韩愈描述独自居住久了会寂寞,彼此相看则能慷慨畅谈,展现朋友间相互慰藉、精神共鸣的珍贵。​“慨慷丈夫志,可以曜锋铓。”孟郊强调大丈夫应心怀慷慨之志,让志向如利刃闪耀锋芒,直接抒发豪情壮志。​“蘧宁知卷舒,孔颜识行藏。”韩愈运用蘧伯玉、宁武子知晓屈伸,孔子、颜回明白行止的典故,表明要学习古人处世智慧,丰富诗歌文化内涵。​“殷鉴谅不远,佩兰永芬芳。”孟郊以历史为鉴不远,要如佩兰般保持芬芳操守作结,表达对高洁品质的坚守。​“苟无夫子听,谁使知音扬。”韩愈以若无对方倾听,知音之名无人宣扬收尾,回扣友情主题,凸显知音难觅、友情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陈陶《竹十一首》

下一篇:唐·观梅女仙《题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