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òu
yuè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2
wǎn
zhuó
qīng
tiān
kǒng
chū
bái
shí
jiù
cáng
suō
guì
shù
zhū
yīn
wèi
yáng
xiū
jiē
xià
mín
huò
gǎn
cháo
dào
shì

译文

未经打磨的玉碗沾着泥土,天空仿佛有个孔洞,用白石填补其间。月中的玉兔躲进臼里,蟾蜍也把肚子收缩起来,桂树枯萎,嫦娥紧闭门户。自古以来,阴暗就为光明而羞愧,可叹你们这些无知的凡人,竟敢对月亮有所轻侮,若是敢戏谑、嘲讽、窥视月亮,就让你们眼睛瞎掉。

逐句剖析

"玉碗不磨著泥土":未经打磨的玉碗沾着泥土,

"青天孔出白石补":天空仿佛有个孔洞,用白石填补其间。

"兔入臼藏蛙缩肚":月中的玉兔躲进臼里,蟾蜍也把肚子收缩起来,

"桂树枯株女闭户":桂树枯萎,嫦娥紧闭门户。

"阴为阳羞固自古":自古以来,阴暗就为光明而羞愧,

"嗟汝下民或敢侮":可叹你们这些无知的凡人,竟敢对月亮有所轻侮,

"戏嘲盗视汝目瞽":若是敢戏谑、嘲讽、窥视月亮,就让你们眼睛瞎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昼月》是唐代韩愈所作的杂言古诗。此诗围绕白昼的月亮展开,以奇特想象描绘昼月黯淡如沾泥玉碗,月中玉兔、蟾蜍、桂树、嫦娥在白昼隐匿之态,斥责凡人对月亮的轻侮,表达对月亮的敬畏。运用大胆新奇的比喻,如将月亮比作沾泥玉碗、补天白石;发挥丰富想象,赋予月中神话元素白昼的状态;由景及情,前半部分描写,后半部分议论抒情,情景交融。开篇以独特比喻写昼月外观;中间描绘月中意象在白昼的瑟缩躲藏;结尾发表感慨,批判对月轻侮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玉碗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开篇两句,诗人以奇特的想象描绘昼月。将月亮比作未经打磨且沾着泥土的玉碗,形象地写出昼月在日光下不再如夜晚那般皎洁明亮,反而略显黯淡、蒙尘的样子。又把天空想象成有个孔洞,而月亮是填补这个孔洞的白石,新奇地展现出月亮在天空中的存在形态。这种大胆且独特的比喻,打破常规的描写方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出奇幻的氛围,体现出韩愈诗歌构思新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这三句继续围绕月中意象展开描写。月中的玉兔躲进臼中,蟾蜍收缩起肚子,桂树如同枯株,嫦娥也紧闭门户。诗人赋予这些月中神话元素以在白昼时的状态,因白昼阳光强烈,它们似乎都躲藏起来,呈现出一种隐匿、瑟缩之态。这是诗人基于对昼月情境的想象而创作,进一步丰富了诗歌奇幻的意境,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白昼与夜晚月亮氛围的不同,展现出诗人对传统神话意象的灵活运用和独特解读。“阴为阳羞固自古,嗟汝下民或敢侮,戏嘲盗视汝目瞽”最后三句,诗人发表感慨。“阴为阳羞固自古”,点明自古以来,属阴的月亮在白昼(阳)的强光下会感到羞惭。接着“嗟汝下民或敢侮”,诗人感叹世间有些凡人竟然敢轻侮月亮。“戏嘲盗视汝目瞽”则是对那些有轻侮、戏谑、窥视月亮行为之人的警告,说若如此就会让他们眼睛瞎掉。这几句诗由对昼月景象的描写转为议论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敬畏之情,也流露出对不尊重传统、轻侮神圣事物行为的批判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权德舆《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下一篇:唐·孟郊《烂柯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