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气不平":刘生心中愤懑难平,
"抱剑欲专征":怀揣宝剑想要独自出征。
"报恩为豪侠":为报答恩情而以豪侠自居,
"死难在横行":将死于危难看作是纵横天下的必然。
"翠羽装刀鞘":用翠鸟的羽毛装饰刀鞘,
# 刀:一作剑。
"黄金饰马铃":用黄金点缀战马的铃铛。
# 铃:一作缨。,饰:一作缕。
"但令一顾重":只要能得到一次赏识看重,
"不吝百身轻":便不惜献出百次生命也在所不辞。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开篇便塑造出刘生的鲜明形象。“气不平”直抒胸臆,点出刘生内心的激昂与豪情;“抱剑欲专征”则以动作描写展现其手持宝剑、渴望独自出征的壮志,“抱剑”的细节与“专征”的决心相互映衬,寥寥数字便勾勒出一位豪情满怀的侠士形象,奠定全诗慷慨激昂的基调。颔联“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进一步揭示刘生的精神品格。“报恩为豪侠”写出他行侠仗义、重诺报恩的特质,“死难在横行”则展现其面对危难敢于挺身而出、纵横天下的勇气,“死难”二字凸显出他不畏牺牲的豪情,“横行”并非贬义,而是形容其无所畏惧的侠气,两句对仗工整,精准概括了豪侠的核心品质。颈联“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铃”,聚焦于刘生的器物装饰。“翠羽装刀鞘”写出宝剑鞘上装饰着翠绿的鸟羽,“黄金饰马铃”则描绘马匹的铃铛用黄金装点,色彩鲜明的“翠羽”与“黄金”相互辉映,既展现出装备的华丽,也从侧面烘托出刘生的豪迈气概与身份不凡,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更显生动具体。尾联“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以抒情收束全诗,升华情感。“但令一顾重”写出刘生渴望得到赏识与重视,“不吝百身轻”则抒发其即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决绝,“百身轻”以夸张手法强化了他重义轻生的豪情,将豪侠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情感浓烈而真挚。
上一篇:唐·刘叉《古怨》
下一篇:唐·阎朝隐《三日曲水侍宴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