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馆似仙家":甘棠馆就好像仙家的居所,
"池清竹径斜":池塘清澈,竹林间的小路倾斜蜿蜒。
"山禽忽惊起":山中的鸟儿忽然受惊飞起,
"冲落半岩花":冲落了半山腰岩石上的花朵。
"门前洛阳道":甘棠馆门前是洛阳的道路,
"门里桃花路":门内是桃花盛开的小路。
"尘土与烟霞":门外是尘土飞扬,门内似烟霞缥缈,
"其间十余步":这两者之间仅仅相差十几步的距离 。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写作手法
对比:“尘土与烟霞,其间十余步。”将门外洛阳道的尘土飞扬(代表尘世喧嚣)与门内桃花路的烟霞般清幽进行对比,突出两种环境的巨大差异。白描:“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诗人用简洁朴素的语言,不加渲染地描绘出甘棠馆如仙家般清幽的环境,清澈的水池、倾斜的竹径,给人直观而鲜明的画面感。以动衬静:“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通过山禽突然惊起、冲落岩花的动态描写,来衬托出甘棠馆周围环境的静谧,以有声写无声,更显环境之清幽。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开篇“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直接点明甘棠馆仿若仙家住所,通过清澈的池塘、倾斜的竹径描绘出馆内清幽雅致的环境。接着“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动态描写,山禽突然飞起,冲落半岩的花朵,进一步凸显环境的宁静,以动衬静。第二首:“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简洁地将馆外洛阳道的尘世之路与馆内如世外桃源般的桃花路进行对比。最后“尘土与烟霞,其间十余步。”再次强调这种尘世喧嚣与清幽仙境仅一步之遥的强烈反差,引发读者对两种不同境界的思考。
上一篇:唐·施肩吾《观美人》
下一篇:唐·李颀《留别王卢二拾遗》